“重機槍跟高射機槍不一樣,高射機槍的體積非常巨大…”
聽到李明啟詢問,張瑜開口就先說設計的難度。
對於他這種套路已經十分了解的李明啟笑著打斷道:
“這些我都知道,你直接跟我說重機槍有沒有頭緒就行。”
新明帝國版的高射機槍可沒有後世的那種射速。
現在的高射機槍就是放大版的連發狙擊槍。因為巨大的後坐力以及槍管的長度和重量。
所以跟岸防炮一樣,都被設計出了一個巨大的底座,與探照燈一起組成了一個防空陣地。
準確點來說就是由電動機、探照燈組、雙聯發的高射機槍組成的類似於戰艦炮塔一樣的建築。
“重機槍有了兩個方向,一個是基於轉管機槍研製的無煙火葯版本的轉管機槍。另一個則是根據您提供的槍械書籍研究的水冷式重機槍。”
張瑜說到槍械書籍的時候明顯的停頓了一下。
類似槍械書籍的存在還有很多,比如那些世界上從沒出現過的機床之類。
而這些神器又都是李明啟拿出來的,因此少數知情的幾個皇家研究院高層都是將李明啟當成神明來看待的。
可能外界對於皇家研究院中層出不窮的各種黑科技感到敬畏,但只有皇家研究院當中的研究員們才明白,那些黑科技都出自研究院中的少數特級研究員之手。
而這些特級研究員又只知道這些黑科技的設計圖甚至是模型,都是研究院中的高層拿出來的。
不過這也是李明啟故意弄出來的煙霧彈,否則讓所有人都知道李明啟有這種能力。
估計其他國家會直接瘋狂起來,遠的不說,要是訊息傳到林某人耳中,估計南北雙方的戰鬥會當場停止,轉而將目光對準新明帝國。
就算是神明,在國家的層次估計想到的第一個念頭不是去頂禮膜拜,更多的則是先試試能不能抓過來給自己出力。
等到發現打不過之後才會轉而合作,要是神明有輕易抹殺他們國家的實力,這些國家的領導人才會開始選擇崇拜。
這也是‘被切片’的典故由來。
李明啟就沒有這個顧慮了,除了劉二河父子之外,其他人可沒有親眼看到李明啟的神奇之處,他們最多隻是有一些猜測罷了。
但就是這種猜測,讓他們對於李明啟無限的崇拜起來。
而這些人也是新明帝國的絕對骨幹,比如孫來福,就算他手下也出現了許多比他有指揮天賦的人才。
但國防軍交到孫來福的手中,李明啟才會覺得安心,其他任何人都不能取代孫來福在李明啟心中的地位。
因為他知道,當初在飛鳥號商船上的時候,那些人就已經對自己產生了敬畏、崇拜等各種想法。
不光如此,李明啟還是他們的救命恩人,並且帶著他們一手建立了新明帝國。
要說這些人有二心,李明啟第一個不信。
“水冷式機槍?”李明啟有些皺眉。水冷式重機槍與氣冷式重機槍的區別就是散熱。
別小看兩者之間的區別,就拿馬克沁重機槍來舉例。
馬克沁的重量高達27公斤,開火之前還需要在槍管外側包裹的圓筒內新增4公斤的水,但戰士們可以攜帶子彈卻不能隨身攜帶水井吧。
而氣冷式重機槍就不需要這麼麻煩了,只需要在槍管外側新增散熱器就好了。
這也是李明啟疑惑的地方,既然有了更好的氣冷式,為什麼還要採用水冷。
當他把這個疑惑說出來之後,張瑜解釋道:
“如果是氣冷式,那加裝散熱片的同時也增加了槍械本身的重量,而開槽的辦法又增加了槍管的加工時間……”
“因為陛下催的急,所以我們就只能先採用了比較簡單的水冷式重機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