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區的那些礦工發生暴亂並且被國防軍快速剿滅的訊息傳開之後,讓戴維斯手下的明協軍氣焰更加囂張了起來。
在舊金山幹出了許多‘慘絕人寰’的事情,比如將準備離開的那些原加州科研人員全部扣下這種事就幹出了不止一件。
最後李明啟不得不在乎報紙上狠狠批評了一下戴維斯這些人的所作所為。
當然,事後這些明協軍的工資上漲兩成的這種小事就不需要宣傳了。
現在那些被李明啟陛下解救出來的研究人員都被安置在了特意為他們修建的小區中。
並且為了防止這些人事後被明協軍們‘報復’,還貼心的用鐵絲網和圍牆將他們保護了起來。
讓這些人充分的享受到了新明帝國的友善。
當然,李明啟陛下為這些人做了這麼多,他們用免費的工作來報答也是理所應當的。
所以,新明帝國皇家研究院中就多出了一些參與研究絕密內容的外籍研究員。
而他們研究的內容就是如何讓棉花在遇到兩種酸性液體之後快速燃燒。
一旦這種實驗成功之後,皇家研究院就會跟進。
在這個實驗的基礎上來研究如何在快速燃燒的棉花中,新增一些液體以及合適的安定劑來實現安全燃燒。
當然,實驗後的產物在後世被稱作無煙火葯這種無關緊要的事情就不值一提了。
絕密實驗場所的佔地面積十分巨大,各個研究室也隔的比較遠,並且還有圍牆隔斷。
這種做法是儘量避免一旦實驗發生失誤後爆炸產生的餘波傷害到更多人。
李明啟的仁慈舉動免不了讓這些人的心裡感到溫暖,雖然他們嘴上總會蹦出一些諸如‘法克、謝特’之類的話,但這都不是重點。
重點就是這些人中還有許多參與外圍研究的錦衣衛,更有一些從皇家學院中走出來的青年。
這些新明帝國的第一批華人研究員們,會拿著李明啟編纂的《化學與戰爭》一書,全程近距離觀看這些實驗,然後再與書上的內容相互驗證。
現在的新明帝國暫時還沒有時間來按部就班的培養化學人才,只能揠苗助長的讓這些青年們儘快掌握這種關於棉花的化學實驗。
這段時間因為人手的不足,李明啟也只能讓巴頓帶傷工作,繼續為新明帝國的移民事業添磚加瓦。
“造船廠的收購進行的還順利吧?”
李明啟向坐在輪椅上的巴頓詢問著這段時間的工作情況。
“還算是順利,只不過有一些工程師們的情緒比較激動。但是請不用擔心,我已經請戴維斯先生幫忙了。”
巴頓現在還對於自己坐著的這個新明帝國獨立生產的輪椅感到新奇,而且還知道這種輪椅是李明啟準備將來出口給米國南北雙方的拳頭產品。
相信這種貼心的產品會給那些戰爭中的傷員們,帶去一些來自西海岸新明帝國的溫暖。
聽到事情比較順利之後李明啟就放下了心。
因為他已經在戴維斯的明協軍幫助下,‘僱傭’了一些會製作蒸汽機的工程師。
準備開始著手進行蒸汽機小型化及大功率的研究,並且還要把這種蒸汽機合理的安裝到船上。
雖然這個時間段已經出現了蒸汽輪船,但是因為技術的原因所以效果有些不太理想。
至少跟以後的那些用燃煤鍋爐驅動蒸汽輪機或往復式蒸汽機的輪船相比還有著許多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