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聞仲便接到了金靈聖母的通知,讓他回東海閉關修煉,並將封神之事也一併與他講了。
聽說是昊天上帝因“武乙射天”之事心生不喜,準備藉此次大劫滅亡殷商。
聞仲明白天意已降,大商雖然看上去依舊強盛,但實則已經風雨飄搖。
可這麼多年的心血都在大商,眼看自己效忠的大商日益強盛,他怎能容忍它這麼輕易覆滅?
就算是昊天上帝之意又能如何?
總不至於他親自下場吧?
即使天意如此又如何?
所謂天衍四九,遁去其一,所以聞仲覺得此事並非沒有轉機。
而這個轉機,他認為此事就應在壽王身上。
昊天上帝說的是武乙之後,當不過三代。
那隻要壽王這一代平安過渡,此事自然就算過去了。
可能有人說了,那讓帝乙禪位,再讓子受禪位,不就解決了嗎?
當然不行!
帝王禪位乃是大師,接連禪位必定民心不穩,四海不靖。
恐怕這樣的投機取巧,換來的就是提前滅亡。
而且以聞仲的性子,也不會提出這樣的提議。
他選擇將此事暗中和帝乙透漏了一些,帝乙自然知道他的來歷,對於此事也是格外重視。
再加上至此敏感之時,周國來攻,不由不讓君臣多想。
於是,君臣聯手,緊鑼密鼓的聚集大軍。
隨後就立東宮,封太師,還在郊祭時殺人祭旗!
這就是要高調的給周國一個迎頭痛擊,藉此再次宣告大商的霸主地位!
而讓聞仲對胡雷改觀的,不僅僅是碧遊宮獻策之事。
還有就是胡雷明知大商如此境況,竟然沒有閉關清修,反而選擇投奔壽王府,做了王府屬官,也是如今的東宮屬官。
胡雷不懼劫數纏身,依然顧念家國,這份忠孝之心讓聞仲也有些動容,就連之前拐走餘化的不滿,也都隨之揮散。
他覺得兩人都是忠君愛國,顧念舊情之人,只是手段不同罷了。
尤其聞仲生有神眼,所以今日見到胡雷的時候,一眼就看出他不是本體,因此才微微驚訝。
他才想起師尊說過,這位胡雷道友,其智近妖,凡事都有自己解決的辦法。
看來他忠君報國,又不懼劫數的根源就是這化身之法了。
不管怎麼說,他能在這時候回來襄助大商,聞仲就十分欣慰。
“太師不必多禮,此來所為何事?”
即使有厚厚的墊子,子受在車上也早就被顛的欲仙欲死了。
見兩人上車,他微微挪動了一下臀部,將姿勢擺正一些。
“若是軍情,太師自己做主便好,我此來只為見識一番,太師讓人將情況讓人整理後告訴我就行。”
這是他和胡雷之前商量好的,面對聞仲都是一副謙遜有禮的樣子。
“太子殿下不必自謙,我此來是給殿下講解一下兩軍的形勢,以及我準備如何應對。”
聞仲將地圖展開,對太子子受和胡雷兩人介紹道:“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就是汜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