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就是他想要見一見你們。”華維這邊給予確認。
“可以,可以,我把工作安排一下,明天就可以有時間!”總工程師立即答應,並且還說道:“是他來滬都?不行的話,我去西州也可以!”
華維負責的對接的人瞬間鬱悶了——這待遇差別也太大了!
……
“那還不是因為你們有前科!”康碩聽於東說起這回事兒的時候也是調侃道:“去年你們挖人挖的滬都微電子受不了都去市裡告狀了,怎麼也得防著你們點啊。”
“我們只是願意給工程師們應有的待遇,這談不上挖不挖的,他們待遇不好,給的少還能拉著別人不讓走?沒有這樣的道理!”
於東辯解道:“更何況,我們挖的人全都是中層以下的,並不會影響他們現有光刻機研發的進度。”
“那你們的進度怎麼樣了?”康碩一笑,他跟於東爭這個幹嘛,挖的又不是他的人。
“本來就是著眼於未來的投資,光刻機的複雜程度你也不是不知道,短時間怎麼可能會有什麼進展。”於東搖了搖頭。
……
康碩當然不可能讓一大把年紀的總工程師來西州,如果真的有問題,還得現場勘查呢,來西州能解決啥問題?難道真就為了見個面,那才叫閒的!
第二天一大早,康碩就乘高鐵來到了滬都,見到了他們的光刻機總工程師一行人。
“問題在哪?”總工程師一臉愁容:
“老實說,我也不知道。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我們的SSA800系列前道製造光刻機的零部件都是能夠滿足28nm精度需求的。
“但實驗就是不成功,也不能說不成功,就是不穩定,極度不穩定。”
這並不是什麼機密,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當康碩問起這個問題,總工程師立即就回答了。
康碩一聽,眼睛瞬間就亮了:不穩定,而不是做不到,這就希望很大:“你們在實驗的過程中做到的最大精度是多少?”
“最大,”總工程師思索了一番,最終說道:“單次光刻最大精度達到過20nm。”
&n...”康碩沉思,隨後嘀咕道:“這個精度完全可以了啊!”
&n是可以,但這個精度我們自己都不知道是怎麼做出來的,同樣的流程、同樣的操作、同樣的環境,我們甚至苛求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天氣、同一撥人,但這個結果就是復現不出來。”
總工程師一臉苦笑:“我們實驗的多數精度區間實在65~90nm,保證良率的情況下65nm已經是極限了,我們不可能把這樣一個東西交付給使用者,然後聲稱精度達到了28nm吧?”
“曾經做到過,那就是有這個能力,只需要找到是怎麼做到的,然後複製就行了。”康碩說道:“興許,我有辦法。”
如果是硬體問題,康碩絕對沒有任何辦法,但現在看,硬體水平肯定是達標的,總工程師也說了,零部件能滿足28nm的前道製造需求,而且他們也真的曾經做到過。
那就是系統問題了,這問題回到了康碩自己以前的老本行——系統除錯,而這,康碩是專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