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浩在確定方向後,立刻整理好了研究方案。
這個方案簡單的分為三步:
第一,採集‘海量樣本’,分析該樣本對時空的干擾,並記錄,尋找規律;
第二,觀察被物質影響後的空間模組變化規律,並記錄,尋找規律;
第三,利用找到的規律,在彈球空間中,編寫一個對照程式,自行計算結果。
若真的能順利的完成這三個步驟,那他就有絕對的信心實現‘星球網路定位傳送’。
這件事情的難度並不高,說白了就是收集樣本,總結規律。
但對資料的精準度要求極高,消耗的時間也很長,對人的精力也是一個考驗。
他來到一顆岩石星球,開始採集這顆星球的岩石展樣本。
“先從無處不在的岩石開始解析,一步一步來!”
通常情況下,‘採集樣本,整理樣本,收集資料’,是最耗費時間的工作。
可惜的是,這是一個高技術活,容不得半點馬虎,亞山和風成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自己親自動手。
專注研究的日子,總是過得很快。
一直到十年之後,蘇浩才堪堪完成了樣本資料的收集和整理,並找到了各類物體對時空干擾的規律。
但這只是完成了第一步,他並沒有放鬆下來,緊接著展開了第二項的研究。
“接下來是,分析時空被幹擾後,‘空間世界’的對應空間模組,如何變化。這又是一個長期工程啊!”
沒有太多想法,蘇浩又一頭扎入了對空間模組變化規律的總結中。
五年一晃而過,他終於成功的將‘空間彎曲’對‘空間模組’的影響規律,總結出來了。
蘇浩一再驗證,確認資料沒有絲毫差錯之後,終於放下堆滿一個小世界的樣本。
“接下來只剩下編寫一個自動識別程式,將這兩個規律關聯起來了。”
他的目標是,能在‘星球網路’中,觀察一件物體後,自動識別程式立刻對該物體進行分析。
然後呼叫‘時空彎曲’和‘空間模組’資料,經過特定公式計算後,得出空間模組對應的運動方式。
最後還能幫他把空間世界的對應空間模組給他標註出來……
也就是常說的‘一鍵自動施法’。
畢竟,如此複雜的過程,他的大腦雖然能運算,但需要的時間就太長了。
蘇浩從【八手神】中退出,回到本體上。
推開維生倉的門走了出來。
邊走邊活動身體,全身各處發出清脆的‘咔嘣’聲。
即使強悍如他本體的【命子】加化身境修士,長時間不活動,也會感到全身生澀痠軟。
編寫自動識別程式並不急迫,他正好趁機出來活動一下。
因為在蘇浩看來,完成第一項和第二項後,他的‘星球網路定位傳送’技術,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編寫軟體嘛!這個他擅長得很。
蘇浩緩步走在二級世界中,蘇浩改造過的環境仍在,被風成照顧得很好,比之二十幾年前倒顯得更有生機。
如此仙境中漫步,讓蘇浩身心都變得舒暢起來。
在實驗小世界中獨自待二十多年的沉悶感,逐漸掃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