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種狀態下,他的戰鬥習慣被打破了,脈衝震爆引擎直來直去的工作方式,註定了它需要非常大的作戰半徑和空域,在城市中全力發動身上的脈衝震爆引擎,唯一的後果就是‘車禍’。
李維能感覺到自己飛行的時候,3~4馬赫,才是他可以自由控制的速度。
不然他只是一發長了翅膀的導彈!
如果落到地面,在建築物密集的地方,‘燕子’的飛航模式才是最適合他的。
有時候並不一定需要太快,輕盈、靈巧、可控才是李維的追求。
“嘿,‘紅後’,如果我以後說諸如‘儘快’,‘全力’,‘所有’之類的詞彙的時候,你必須要提前告訴我後果。”
‘紅後’有點委屈的說道:“sir,我一直在監測你的身體狀況,10倍音速並非你的身體極限……”
李維聽了,無奈的說道:“我確實不會死,超限甚至會讓我多吸收一些能量,但是那不代表我很舒服。
我剛才感覺只要稍微有一點轉向,後面那對翅膀就會崩潰。
趕路的時候偶爾來一下,甚至更過分一點都沒有關係,但是戰鬥的時候這種速度對我來說反而是一種負擔。
我要是連手都抬不起來,還怎麼砍人?
你知道燕子嗎?那種可以自如的利用空氣升力在絮亂氣流中嬉戲的鳥,才是我的目標。
技術,我需要的是飛行技術,而不是充當一發火箭。
導彈只需要爆炸就行,我不行!”
‘紅後’顯然聽進去了李維的話,她一邊控制那對翅膀再度變形,從一開始10米多長的巨大金屬翅膀,轉變成了一對6米不到的剪刀型翅膀,甚至嘗試在高速飛行中變幻翅膀的角度,做出了幾個很不可思議的動作……
“sir,是這樣嗎?”
4馬赫的巡航速度下突然做出多種詭異的小範圍機動,對於已經處於控制極限的李維還是有點過於刺激了。
那種高速的超機動帶來的超高負載甚至超過了60g,李維身體在出現不適的瞬間,異能開始主動吸收超出身體承受範圍的過載,並且轉化成了能量存入了他的體內。
‘能量吸收’這種異能,透過另外一種方式,把李維的身體強度提升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地步。
初生的‘紅後’不是不聰明,因為李維提出的任何需求她都能給出準確的回應,包括踩著他的身體極限去做機動。
但是她作為不同種類的生命,有時候可能很難理解人類的習慣,還有無法準確的理解李維語言命令中對於量詞的運用,這點需要李維慢慢的跟他磨合。
畢竟能承受和舒服是兩碼事,高速帶來的控制力降低,對於李維來說不是什麼好事。
所以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託尼·斯塔克,他能在劇烈的戰鬥中,在電光火石間協調好自己和人工智慧的銜接問題,釋出正確的命令,而其他人多數時間只能在某幾種特定的模式下作戰。
看電影就知道,穿上鋼鐵戰衣的斯塔克其實很多時候是模式化的。
除了利用手掌的脈衝控制飛行,他戰鬥的時候行走,衝刺,瞄準,落地等等一系列的動作都是模式化的。
美隊3的時候,如果不啟動所謂的‘近戰模組’,他連赤手空拳的史蒂夫·羅傑斯都打不過。
斯塔克的思維極其的先進,甚至可以說超前,他放棄了挖掘人體自身的能力,進而從外界尋求解決方案。
可惜這種方法想要走到頂點,需要一個天才的大腦,不然憑什麼火力更猛的‘戰爭機器’,永遠都不是鋼鐵俠身邊的小嘍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