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張伶牙俐齒的嘴!”他笑道。
始終拗不過她,張承允還是由她獨自上山了。
誰叫自己不懂草藥呢?
誰也沒想到,益媱竟潛伏山上,生火取炭,暗算招兒。待張承允再見她時,她的半張臉已被毀掉。哀痛欲絕,她要和張承允恩斷義絕。
傳聞天災,拜招兒所賜,她又成為了眾矢之的。村民們紛紛衝到表舅家,說要把招兒誅殺。被綁至火堆前,她面如死灰地直立著。
“放了她,”湧動在人群中,張承允叫囂道:“我便將治水良策,稟報朝廷!”
“良策?你憑什麼?”人群中,有人質疑他說。
“不憑什麼,”他勝算在握地說:“就憑我騎射精湛,文武雙全!”
為了使他住口,益媱不僅要他站在麻繩上射白兔、還要他限時策馬狂奔,救下已被濃煙燻得奄奄垂絕的招兒。
不愧為太子,他飛快的騎術、自若的射殺,堪稱一絕,就連益媱也看得目瞪口呆,打從心裡覺得,他真是稱心的郎君。
招兒得救後,他用心良苦地說,本不該上朝獻計,這無疑是自投羅網,但為了救她,他不惜以身涉險,況且他需要得到定容珠,令她美豔如初。
泣不成聲,依在他臂彎裡,她被感動得一塌糊塗。
面聖當天,張承允以沾染野漆葉,起紅疹為由,用布蒙面,上朝獻計。他提出“高處鑿,低處疏”的治水思想,得到文武百官的一致認可,就連皇上也當場下旨,推行此法,並賞賜其珠。
把珠磨成粉末,張承允將其敷至招兒的臉上。翌日,一覺醒來,她的容顏,更勝從前。只是,老奸巨猾的敬文帝老早就認出張承允來。礙於他治水有功,敬文帝也不好當眾將其抓捕。
派了多名黑衣人,不動聲色地埋伏在小漁村裡,敬文帝想來個甕中捉鱉。
背上中了毒箭,淋漓了一地的鮮血,張承允痛苦萬分地癱倒在山上。
自個上山採藥,招兒遽然發現,張承允不省人事,且滿身都是鮮血。啞聲地哭喊著,招兒不停地叫喚著他的名字。
在山上生了火,招兒找來幾片芭蕉葉,蓋在他的身上,就馬不停蹄地採藥去。將草藥用石頭壓成碎末,她咬了咬牙,快速地拔下毒箭,再用火烙焦傷口,使其止血,接著幫其把草藥敷到傷口處。
有如錐心的痛,張承允如虎一般嘶吼。
吃力抬起他,招兒把他送回了離山上不遠的茅屋裡。這裡雖然簡陋,卻是張承允親手搭建的家。在招兒的悉心照顧下,他的身體日漸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