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女演員裡,程玉安十分欣賞譚琢。
她明明不到30歲,卻長了一張40歲的臉。
這真不是貶低,這種女演員,其實戲路很寬,觀眾不會對她的臉有太多記憶——可能這也是她一直不能大火的原因。
但導演對這種演員會非常喜歡,因為她不會因為長相而制約導演的發揮。
長得太漂亮的女演員, 導演會不自覺地想把她拍漂亮來。
就像李玉之於範小胖。
還有劉一菲也是這樣。
一般的導演對這類女演員總下不去狠手。
對《小荷》劇組的邀請,他欣然應允。
《小荷》是導演劉淑的第一部長片,在影評人週展映。
劉淑混獨立電影圈,和程玉安彼此都不認識。
但對於程玉安的到來,還是受寵若驚。
遠端是做商業片的,但公司養了一大批編劇和文學顧問文學統籌,對獨立電影和文藝片也有需求,劉淑和譚琢這種文藝咖, 倒也是遠端需要的。
《小荷》的首映現場有點慘澹, 放映廳很小,容易坐滿人,威尼斯本地媒體沒來幾家,多是國內記者前來捧場。
看完電影,程玉安和譚琢劉淑交換聯絡方式,就先後去接受電影網的採訪。
譚琢接受完採訪就輪到程玉安。
“等很久了吧?”程玉安跟電影網的記者朋友打招呼,都是老朋友,交談起來的很輕鬆。
“還好。我們開始吧。”
“好。”程玉安接過話筒,自己用嘴打板,“開始。
“電影網的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我是程玉安, 在威尼斯。”
“導演作為評委接受訪問的時候有什麼特別需要注意的嗎?”第一個問題就問他這個。
程玉安笑笑:“沒有什麼特別的,主要是不能講競賽電影,你要是問我今年的電影怎麼樣,我還能說, 你要問我有哪一部電影怎麼樣,這就不能講。”
“參加電影節這麼長時間不耽誤拍戲嗎?”
“還好吧,新片還在籌備,我在威尼斯每天都跟國內團隊溝通,不會耽誤。”
“新片有什麼能跟我們分享的嗎?”
“嘿嘿,原來在這兒等著我。”程玉安面對電影網的採訪很輕鬆,“《老父親》(這個名字是出於保密需要暫定的)講的是一個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人的故事。”
“是文藝片嗎?”
“是。因為《狩獵》之後我拍了《盜賊》,賺了點錢也跟公司有了交代,所以才會想再拍一部文藝片。”
“今年華語片在威尼斯失寵這件事是不是已經有很多人問過你了?”
“對。這幾天不光國內媒體問我這個,很多外國記者也問我對於今年華語片集體缺席威尼斯的看法。”
“是否是因為馬克·穆勒卸任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我覺得不是,我和馬克·穆勒是老朋友,他也沒請我來做評委,反而是巴巴拉,我都不認識他,他請我過來。”程玉安做評委其實是馬克·穆勒促成的,但他不能照實了說,而且正式的評委邀約也確實是巴巴拉發出的,“所以這個我覺得不必陰謀論。
“那麼請你做評委,也是代表中國電影的一部分,組委會也有考慮,在中國請不請評委。
愛閱書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