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阿凡達》的技術,吹卡梅隆十二年磨一劍的匠心,這些程玉安都可以理解。
程玉安也這麼吹。
甚至這時候拿《阿凡達》來抨擊一下國產電影在技術探索上的落後,程玉安都表示理解,畢竟技術上此時確實落後人家,而《阿凡達》代表了當下最高水平的電影視聽技術,這時候對國產技術鞭策兩句也沒什麼說的。
但他很不理解的是,為什麼有的人就硬要把技術差距上升到人性上來。
“技術上中國電影落後五十年,人性上中國電影落後五千年。”
美國曆史五百年都沒有,他這五千年到底是怎麼推出來的?
姑且說你不懂電影,說技術落後五十年還有的原諒,但要講人性差距是真的離譜。
一看發聲者,李成鵬,老公知,跳樑小醜一個,沒幾年就完蛋了。
遠端不想理這種人,但《新京報》的記者想搞個大的。
目前來說,國產電影特效上,《火星救援》最具代表性,而國內最好的特效公司之一——天工異彩又在遠端手裡。
記者聞著腥味兒找到遠端,但因為沒有預約,被謝絕採訪。
又跑到天工異彩,劉頌壓根不理他。
但被他堵到了從天工異彩出來的秦染秋。
“秦總,對於《阿凡達》的特效你有什麼看法。”
“很好,世界頂尖水平。”秦染秋來了一句不鹹不淡的話。
“那你怎麼看待中美兩國在特效技術上的差距。”
“差距確實存在,”秦染秋不願多說,一邊往停車場走,一邊說兩句,“不過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正視這種差距然後奮起直追。”
“那你對李先生說的中國電影跟好萊塢技術上相差50年怎麼看?”
說這個秦染秋就來氣了,他這兩年深耕特效,有點心得,差距確實在,但絕對沒這麼誇張:“他是個外行,特效是技術活,不懂行的人說兩句就算了,你們還真當回事給報道?”
秦染秋瞥了一眼記者,充滿了不屑。
“他還說人性上兩國差了五千年。”
“傻逼!”簡單的兩個字,秦染秋罵了他,“看過兩部電影就覺得自己懂電影懂特效了?《阿凡達》吹吹技術也就算了,還好意思吹人性?《阿凡達》的故事什麼都有,就是沒人性,男主角是地球的叛徒,他居然認為這種主角有人性?這種小丑你越理他他跳得越歡。不好意思,我要走了。”
秦染秋說完上車走了。
然後,《新京報》刊登了秦染秋的話:
“《火星救援》特效總監:《阿凡達》有技術沒人性。”
你看,他好像是這麼說的,但又好像不是這麼說的。
這就是媒體的高明之處。
李成鵬在網上還是有一批擁躉的,他們立即包圍了天工異彩和秦染秋的個人微博:
“《火星救援》那點特效給《阿凡達》提鞋都不配。”
“你永遠也做不出《阿凡達》,酸什麼啊!”
“《阿凡達》表現的是人類大愛,你那可憐的救援故事格局怎麼跟《阿凡達》比!”
“急了急了,他急了。”
“《火星救援》被《阿凡達》破了記錄,終於坐不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