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商場看了下,張楚感覺這邊自己在不在其實問題都不大,徐亮和馬曉燕能鎮的住場。想了想,張楚乾脆跑到下面的漁具店去看看。
晚上這邊服裝那邊加多兩個站點,這個張楚把許可安裝包給馬曉燕就行。她能搞定,用不著張楚自己親自過來。
商場旁邊有一個漁具店,裡面有釣竿。只是這個時候的漁具店也就那樣了,跟往後的漁具店差了不少。
走進漁具店,面對琳琅滿目的各種釣具,怎樣選擇一把稱心如意的漁竿,對於張楚來說,這不是難點。
他了解漁竿包裝上的各種標註的含義,什麼全長、節數、收縮長、先徑、元徑、自重、使用材料、含碳量、淨釣重、釣性等等。
理解了這些指標的含義,就能找出它們之間的聯絡和邏輯關係,然後輕易的知道同樣的釣具,那個更好。
一般來說,自重輕的要比自重重的品質要好一些,淨釣重高的要比淨釣重低的品質要好一些。
元徑細的要比元徑粗的品質要好一些,含碳量高的要比含碳量低的品質要好一些,這是一種簡單的量化分析方法。
價格高的漁竿,不一定就是對自己最合適的。
可惜的是,這漁具店裡面賣的釣具種類並不多。張楚選了好一會才選了兩副手竿,加了一副海釣,然而都不是很滿意。
“你要什麼東西自己看吧,所有的都在這裡,你說的那些我也不是很懂。”
漁具店的老闆還沒張楚對釣竿熟悉,有什麼問題也回答不了。只是尷尬的看著張楚,解釋了下。
“呃。”
聽了這話後,張楚有點小無奈。這個時候這種小鎮上面,漁具估計就這樣了。想要買到稍稍專業點的釣具,還得去鵬城和羊城這些大城市。
選了幾副釣竿,又選了一些餌料。剩下的張楚到時準備去附近挖些蚯蚓,那個釣鯽魚和白條可以,鯉魚也能釣上。
這個時候,一些土堆裡面還能挖到蚯蚓。再過些年,城市裡面就別想能挖到蚯蚓了。魚餌全部都得靠買,紅蟲和青蟲,比釣的魚還貴。
釣具買好了後,張楚給王小范他們打了個電話,確定了釣魚的事情,然後商量一起怎麼去。
“小楚,你明天要把小馬撤回麼?能不能多放我這一天?”
把釣具買好後放到車上,張楚上來跟徐亮和馬曉燕打了個招呼,他準備回店鋪那邊把另外兩臺收銀機搬了過來。
出來的時候正好碰上黃老闆,他現在看到張楚比以前熱情了不少,臉上還會到著一些熟人之間的笑容。
“嗯,明天徐亮還在這邊,有一個人應該夠了。”
聽了黃老闆的話後,張楚點了點頭。過了今天的適應期,明天就算生意還要好,這邊也不會再出什麼問題。
“徐亮要看著下面的超市,我剛才同老何談了下,他那邊預計明天更忙,所以徐亮一個人我怕不夠。”
黃老闆掏了一包煙出來,給張楚發了根,還是中華的煙。南方人很奇怪,他們有錢不像北方人那樣愛顯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