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那咱們包的大點。”
晚上沈暥回來時,顧錚將閱書樓的進度跟沈暥說了,開張這種事端王和太子當然是要知道的。
“報紙?”沈暥看著妻子頗為興致的小眼神。
“對,就是能讓所有人都會知道訊息的那種紙。”顧錚在下午讓馬叔招寫手的時候就有了這樣的想法,不過這事她還要查一查,據她所知道的,這個時代並沒有這類東西。
“那不叫報紙,叫‘邸報’,”沈暥將桌上角的那本書拿過來給顧錚:“就是這個。”
“這不是你每天在看的書嗎?”顧錚見封面上還真寫著‘邸報’,裡面記錄竟都是一些朝廷的重大訊息,比如顯王暴斃的事就寫在了上面,當然,其餘那些該隱下的一字沒提。
“邸報是負責向各郡,各縣,各鄉輸送朝廷訊息的奏紙。閱讀者是官員和他的幕僚。”先前他在內閣做的事就是這一類。
“相公,我說的這個報,不是專給官員看的,而是給老百姓看的,裡面可以有朝中的訊息,也可以有一些公子姑娘的生活,讓大家瞭解貴勳們是怎麼過日子的,還有各種街市上的訊息等。”
“荒唐,別人家如何過日子又何必給老百姓知曉?”沈暥眸色清冷的看著她。
“怎麼不能了?美好的生活,總是讓人嚮往的。”顧錚只覺得在沈暥清冷冷的目光下,自己好似成為了不要臉的狗仔隊似的。
“好好做閱書樓就好,別的不要想。”
顧錚張張嘴想要反駁,想想也對,閱書樓的事還沒做成呢,就想著另一條致富路,有點太心急了:“好吧。”慢慢來。
妻子瞬間的服軟,讓沈暥清冷的眼底有了一絲笑意,能讓老百姓都看到的報紙?要辦這個倒也是不無不可。
如今沈暥成為二品大臣,不用像以前那般辛苦,上朝都是五日一朝,每五天休沐休假)一天,更不用像做內閣侍讀那樣每天要去給臣子準備奏稿之類的,可以說相對輕松,他只要每天卯時到禦前議事即可。
顧錚起的早,見婆婆正在淘米,把淘出來的米水放在一個小缸內,小缸內已經有很多的淘米水了,沈家人都是用這些淘米水在給花和菜澆水的,冬天這些水能積起來,夏天會出味,所以是當天澆掉的。
“婆婆,早飯吃什麼?”顧錚小跑過去,用棍子攪拌了下缸裡的米水。
“南瓜粥,還有你最喜歡吃的鹹鴨蛋。”沈母道。
沈父從柴房裡出來,手裡拿著用黃泥裹著的鹹鴨蛋:“年前就醃著的,也不知道有沒有醃過頭。”說著拿到井水邊洗。
“沈老爹,我算著日子呢,才35天,這麼冷的天,應該剛剛好。”春紅從灶房裡出來,朝沈母道:“沈大娘,我升好火了。”
沈母趕緊進灶房將手中的米放進鍋裡煮。
顧錚伸了伸懶腰,無意間看到籬笆腳下開了一朵野花,不禁感嘆道:“春天來了。”
吃過早飯,顧錚和春紅正要去閱書樓,顧府的馬車停在了沈家門口。
“秦媽媽?”顧錚看到秦媽媽從馬車上下來,趕緊迎了出去。
秦媽媽一臉的傷感,朝著顧錚福了福說:“大姑娘,三姑娘的孩子沒保住,主母希望你能去端王府陪陪她說說話。”
一大早聽到這樣的訊息,顧錚心裡也有些的傷感,點點頭,見婆婆剛好從灶房裡出來,過去跟她說明瞭原委,午飯和晚飯極有可能不回來吃,讓春紅去了閱書樓,自己隨著秦媽媽去端王府。
馬車上。
秦媽媽哽咽著道:“不瞞大姑娘,孩子沒了可以再生,可是禦醫說,大姑娘的身子傷了根本,以後怕是極難再懷上。”
“什麼,這麼嚴重嗎?”顧錚想到山裡那惡人踹的那一腳。
“是啊,主母也沒想到會這般嚴重,不過這事端王爺還不知道,禦醫那,主母給了不少錢幫瞞著。”
主母衛氏既瞞了端王爺,那為何又告訴她呢?顧錚心下疑惑,連她也瞞著不是更好。
“主母說,別苑的事之後,大姑娘和三姑娘,四姑娘的心是連在一起的,大姑娘知道這事就會知道如何開解三姑娘。”秦媽媽道,這事不跟大姑娘說,這安慰也安慰不到點上啊,再說,大姑娘是能相信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