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恢復季東青就用了將近十天時間,然後開始進入基地作業。
“滋滋……”
“還好,上次的事情沒有對東青造成多大的影響,不然我們虧大了!”
“是啊,一個合格的技術人員給一臺蘇30我都不換,我們都老了,找一兩個適合的接棒人不容易!”
“那還用說麼?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想做技術工作了,聽說大連那邊的電子廠女孩多,賺的還多!就是時間稍微長一點!”
“不止啊,一個小年輕的進入電子行,每天13個小時,一個月四千多,比本科畢業生的工資都高……”
鍾運和賀文舉望著螢幕上季東青熟練的操作暫時放心了,無意間聊起當下科學研究面臨的問題,首先就是薪資。
大型科研院所裡面的學生都是985,211的!工資現在並不高,更別提那些普通高校畢業生了。
有道是造原子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工資高,誰還願意每天研究東西熬白頭髮?
學校裡的招收的研究生,讀完研究生幾乎都挖空心思出國,或者考公務員,真的希望進行研究工作的不多。
終究科學研究要有一個量化標準,錢!
講究貢獻和努力的一代已經過去了,新一代人更加的自主和跳脫。
如果國家不在科學技術方面加大努力,兩人不敢想象。
季東青並不知道兩位老者圍繞著自己展開討論,連續多日孜孜不倦勞作。
十幾天時間總算是追上了上一次的進度,易師兄點點頭,季東青再次下水。
這次季東青帶的是火焰,特質焊條。
三層材料水下火焰焊接,季東青也是第一次嘗試,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啪!”
“呼呼……”
因為不需要電流,季東青並沒有多少擔心,手裡的火焰在氣流的保護下開始劇烈燃燒,季東青手裡的焊條靠了上去。
“我了去,師兄真能啊!?”
“原來師兄不是說說而已,這一項不好弄,我擔心我的手法不行!”
另外一個地方,大螢幕上幾個人開始努力,等到季東青上岸,一幫人穿上防護服開始下水。
光這一項火焰焊接,眾人就忙活了三天時間才完成了初步的適應。
易師兄為了另外一側的進度,特意讓季東青再次進行演示,季東青以為自己哪裡出錯了,第二天再次下水,這次手法更加的純屬,比上一次焊接的效果好很多。
三層材料不斷堆積,完事季東青用小錘把上面的焊藥敲掉。
“你這手法越來越熟練了,明天休息一天,後天我們進行下一項,真不容易啊!”
季東青上岸,易師兄把季東青關到富氧倉半個小時,然後才放出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