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尉吳軍正有些疑惑。
雖說秦軍騎士也是有戴頭盔的情況。
但是大多也只是輕便的皮製頭盔。
被稱為皮胄,也被稱為‘兜鍪’。
胄字上面的由,是發音。
下面的‘月’底,最早可不是月,而是‘冃’,讀作帽,就是帽子的意思。
而一般來說,貴胄的胄,下面的那個‘月’,最早也並不是‘月’,而是‘肉’。
能夠吃肉的,才是貴族。
包括肌、膽、肝,脾、肺、腎這些字的偏旁,也不叫月字旁,而是肉字旁。
所以甲冑的胄和貴胄的胄,其實並不是一個字。
秦代焚書坑儒,再加上秦末亂世,讓文化出現了一個小小的斷層。
所以到了漢代的時候,一些文字便出現了混淆。
譬如這‘月’和‘肉’。
秦國篆字的時候,這兩個字還是有點區別的。
但是到了漢代隸書之後,這兩個字寫法便幾乎一模一樣,難以區分。
於是到了東漢時期,單獨又發明了‘肉’字。
宋代以後將大月氏讀作‘大肉支’。
其實是不對的。
氏,一直被讀作‘支’,這個沒什麼問題。
而月,從頭到尾就是月,而不是肉。
可是,公子扶蘇和那些親兵們取出來的頭盔,卻並不是皮帽。
而是重甲步卒使用的重型頭盔。
看起來和騎兵的鎧甲很是不搭。
這讓吳軍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而那些親兵們手中的長矛和長鈹,更是讓吳軍心中沒由來地一寒。
這是要作甚?
可正當疑惑的時候。
異變突起!
吳軍身邊的騎士之中,忽然出現了一片混亂。
吳軍剛回頭,就看見了一抹熟悉的淡黃色。
與那淡黃色相伴的,則是一片暗黃色的絕豔劍光。
那暗黃色劍光,正是向著自己而來。
竟然已經距離自己僅僅幾步之遙。
劍光之後,則是一個面容姣好的少女。
然而此時,少女眼中盡是冷冽。
滿身殺氣讓人如墜冰窖!
吳軍的第一反應是:是她?這不是那個呂氏商行的小姑娘嗎?她不是來和自己談呂氏商行的生意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