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造成,大量的縣官已經實際上和豪強聯絡在了一起。
相互勾結,甚至縣府官吏被那些豪強收買控制。
馮職治理郡府,自然知道這其中的關鍵。
但是又沒法取締這些鄉紳。
郡府可拿不出那麼多的官吏,去治理廣大的鄉、亭,甚至是裡。
即便是身為上郡守的馮職,對此也是非常的頭疼。
但他也知道,上郡還算是比較好的。
畢竟地廣人稀,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豪強,也沒有那些六國老世族。
其他的郡,很多豪強就連郡守郡尉都未必能夠惹得起。
最起碼,馮職自己就是知道的。
舊楚地和齊地的有些郡,郡守和郡尉手裡不過兩三千縣兵,還分散在各處。
而那些豪強、鄉紳豢養的門客,亦或是一些六國老世祖的子弟可能會有數萬人,加起來連郡尉都惹不起。
平日裡表面上聽你郡守郡尉的政令,但是任何民間大事,諸如喪葬、嫁娶、矛盾糾葛,都是由那些‘德高望重’的豪強主持的。
這些豪強,和郡府之間,其實是有著利益矛盾的。
最下層的黔首,就那麼多。
郡府又缺乏大量的基層官吏,所以只能靠著這些豪強管理黔首。
但是造成的問題,就是這些豪強會帶著黔首對抗國府政令。
政令對這些豪強有利,才能夠推行。
有損這些豪強利益的政令,就極難推行。
其實可以將這些豪強,理解為縮小版的老世族集團。
偏偏這些人雖然平日裡自己也會有利益衝突,但是面對縣府郡府的時候,卻非常的團結。
秦國雖大。
但平均到一個縣,可能也就只能派駐十幾名,或者幾十名秦國官吏。
這幾十人,卻要管理方圓上百里的一個縣,十幾個鄉,幾十個亭,上百個裡。
實在是力不從心。
馮職也曾向長公子提出,那些鄉紳不好動。
郡府也著實拿不出那麼多的官吏,安排到下面的鄉、亭。
長公子也同意不能操之過急,但是看長公子的樣子,似乎已經是心有腹稿。
下人剛剛來稟報過,合陽縣鄉紳楊氏帶了重禮,想要拜見郡守。
說是要祝賀郡守大人復職。
“本守政務繁忙,哪有空閒見這些鄉紳富戶?”馮職皺褶眉頭,對下人說道。
前幾天,高奴縣的鄉紳也曾託高奴縣令給自己送過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