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弩被裝上了箭矢。
銅製三稜箭頭,在清晨的陽光下,熠熠生輝。
長柄銅鈹剝去了貌不驚人的羊皮矛衣。
露出崢嶸。
雙刃矛頭,閃耀著微微寒光。
親兵們帶上了重甲步軍專用的石頭頭盔。
嚴密的防護之下,只露出一雙眼睛。
秦軍騎兵原本只是輕裝騎兵,只帶皮帽,不配頭盔。
但是嬴扶蘇給親兵和大部分的鐵騎營,都配上了重甲步卒的石頭頭盔。
這種頭盔雖然沉重,但是防護效果極佳。
可以大大降低傷亡。
在膚施縣的時候,嬴扶蘇再次給自己的八十幾名親兵小小升級了一下裝備。
戰馬全部釘上了馬蹄鐵,馬鐙也更換為更加結實的升級款。
同時,原本粗糙製作的牛皮馬甲,也做了一些升級。
在牛皮之上,縫製了薄薄的青銅甲片。
為了照顧重量,甲片並不多,只能夠保護到正面的馬臉和馬脖子。
但比起以前,這已經算是極高地提升了戰馬的防禦。
甚至為了應對月氏之行可能出現的情況,親兵們每人還分發了一件牛皮製作的內甲。
可以護住胸前和雙肩。
月氏國的鋼刀之鋒利,還是讓嬴扶蘇比較忌憚的。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升級,使得親兵騎士們一身裝備加上馬甲的重量,比原來重了近二十公斤。
饒是秦馬耐力極佳,也無法長時間負擔這樣的重量。
不得已,親兵們全部一人雙馬。
不作戰的時候,還是以前那副輕裝騎兵的裝配。
沉重的長鈹、頭盔,以及其他輜重,全都在副馬的身上馱著。
一旦需要戰鬥,則可以迅速變成重灌騎兵。
騎隊中甚至還有二十幾匹備用的馬匹,以備不時之需。
這樣的親兵,已經足以被稱之為武裝到牙齒。
即便面對人數是自己十倍之多的羌人。
親兵們毫無懼色。
就是真打起來。
他們也有信心保護長公子的安全。
雙方對峙。
嬴扶蘇和幾名來自膚施縣的秦國文職官吏,被保護在騎隊的中間。
一場激戰,幾乎要一觸即發。
嬴扶蘇緊鎖眉頭。
他並不願意和這些羌人糾纏。
面對十倍於己的羌人,饒是親兵武裝到了牙齒。
一番激戰之下,也難免要有傷亡。
自己的親兵,扶蘇一個都不想有所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