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的糧草,也不夠吃嗎?”
嬴扶蘇撇著嘴問道。
武城侯王離說:“咸陽?咸陽這麼多年一直都是入不敷出!當年遷六國富戶十二萬戶到咸陽,以防止這些富戶在六國舊土造反鬧事。這些人在關中可是沒有封田封地的。所有糧食,都得靠購買。國府定期向這些富戶售賣一些糧食,以保證他們吃飽肚子。“
“糧食這樣最基本的物資,掌握在國府手裡,也就由不得這些富戶再有什麼鬧事之心了。”
嬴扶蘇眉頭一挑,點了點頭。
不得不承認,這一手真的是挺妙的。
這些富戶有錢。
若是在地方上,兼併土地,當大地主,那是稱霸一方的。
甚至可能會成為造反抗秦的主力。
但是把這些富戶全都遷到咸陽,將他們的糧食供應全部死死握在國家手裡。
那麼……
就是再想造反,也是不可能的了。
武城侯王離繼續說道:“後來,陛下為了修築麗山園和阿房宮,起天下刑徒七十多萬。其實也是這麼個意思。不過他們之中大多數,都是靠家人千里迢迢將糧食送過來的。其中也不乏在咸陽直接購買糧食的。這些六國刑徒,若是在自己的故土上,誰能擔保不生出點什麼事端來?全都集中在了咸陽,握住糧食這一條命脈,就能保證他們再無造反的可能性!“
可這麼一說,嬴扶蘇心裡卻暗自搖頭。
抓住糧食這一命脈,是高明的手段。
但是將這麼多人這樣養著,還費力不討好,可就不是什麼上上之策了。
嬴扶蘇知道的,秦國時期,一戶人家少則68人,多則十幾口人。
十二萬戶,那可就是一百萬人。
再加上七十萬刑徒徭役。
那麼光是一個關中平原,就養了這麼近二百萬張白吃飯,不耕種的嘴。
若是按照兩畝地養活一口人來說,光是這二百萬人,就需要三四百萬畝良田。
的確是入不敷出的。
蒙恬則說道:“以前沒有南征百越的戰事,咸陽的糧草還可以靠著巴蜀糧倉。”
“現在,巴蜀的糧食給南征大軍,都尚且不夠,還要調集黔中、雲夢幾郡的糧草。”
“咸陽,日子也不好過啊!”
嬴扶蘇眉頭緊鎖。
良久之後,嬴扶蘇終於提出了他一直以來心中的一個設想。
“裁軍?”上將軍蒙恬和武城侯王離,均是一驚!
“長公子!這……萬萬不可!”蒙恬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異議。
“北征大軍抵禦匈奴入侵,防務繁重!那些匈奴和東胡騎兵,來去如風,太難對付!即便是現在三十萬大軍,守衛北境長城,還尚且捉襟見肘。況且此次北征,騎軍損失嚴重!面對匈奴大軍,已經隱隱落入下風。裁軍之舉,是自斷臂膀,自毀棟樑,萬萬不可!”
蒙恬其實說得沒錯。
秦軍之鋒銳,不可謂不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