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扶蘇只是對上郡、九原和太原郡比較瞭解。
但是對其他幾個郡,就完全是陌生的。
手底下憑空多出來這麼多地盤,扶蘇都有些不太適應。
這六郡可著實不小。
可若是按照涉間所說,既然已經控制了六郡之地,還缺糧草嗎?
嬴扶蘇有些不解。
難道六個郡都養不活北征大軍?
這一點,武城候王離倒是款款而談。
“長公子,九原郡都是草原,並不適宜耕種。”
“耕種的也並非黔首農戶,而都是一些貶謫之人和徭役。”
“所產糧食,僅僅只夠勉強維持,甚至一旦打仗,還頗有不足。”
嬴扶蘇點了點頭。
九原郡的情況,嬴扶蘇還算比較瞭解。
雖然號稱草原肥美,但是那些草原卻並不適合耕種莊稼作物。
嬴扶蘇是知道的,後世在那些地方,曾經是有過大規模耕種的嘗試的。
但是卻在幾年間,便引起了嚴重的土壤沙化現象。
直接在九原郡耕種,完全就是在破壞大自然的生態平衡,絕不可取!
能夠長出來草原,其實就已經是九原郡的極限了。
不打仗的話,九原郡的糧食還能夠維持九原騎軍的需求。
而一旦要是出長城打仗,就例如這一次。
糧草立刻捉襟見肘。
王離繼續說道:“上郡多山源和戈壁,也是不適合耕種莊稼的。而且上郡的人口太少了。前些年被匈奴殺得所剩無幾,僅存的一些趙人,也並不算多。從關中遷到上郡、榆中地區的三萬戶秦人黔首,到現在都是上郡耕種的主力軍。”
“就這幾萬戶秦人所能耕種的田地,根本就不夠供應北征大軍的。而且,他們這幾年,都是剛剛開荒的新田地,收成並不好。郡府連稅賦都收不上來,都是直接免去賦稅和徭役的。”
“北地郡的情況,還不如上郡和九原。田地條件更差,到處是無法耕種的鹽鹼地,人口也更少。而且北地郡的人,以匈奴和義渠人為主,都是遊牧部落,幾乎不產糧。”
“雲中郡的情況,比起九原是要好一點的。但是也只是半斤八兩。雲中郡多山而少雨,產糧很低。”
“現在,這四郡之地,最好的耕地良田,都是靠近大河和朔水兩岸。”
“黔首農戶每年的收成,僅僅只夠他們自己的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