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下,正是痛打落水狗的好時候。
怎麼就不追了?
在嬴扶蘇的身邊,孟榆向他解釋道:“大軍列陣,步兵、車兵、騎兵、弩兵,一定是相互掩護和隨時變陣的。武城候這樣指揮,一定有道理。長公子你看,匈奴大軍雖然潰敗,但是其主力還在。頭曼的王庭部落,一直沒有參戰。若是我們和步軍主力距離太遠,恐怕會被匈奴大軍鑽了空子。”
嬴扶蘇細細想來,倒是覺得很有道理。
當初那甘武,就是去追擊頭曼單于。
最後不知道怎麼被頭曼給生擒的。
這一點的確需要提防!
此時,戰車已經開始調頭返回。
四萬騎軍掩護車兵,緩緩向後退卻。
果然讓嬴扶蘇有些詫異的是,剛才還在潰逃的匈奴大軍。
見到秦軍後退之後,竟然很快也停止了逃跑。
頭曼帶著王庭部落,又跟了上來。
扶蘇這才意識到,剛才匈奴大軍的進攻,其實只是頭曼的一次大規模試探。
兩翼雖然發起了進攻,但是頭曼的主力,卻是沒有動的。
匈奴大軍的組成,和秦軍可不一樣。
秦軍傷亡一個,都是秦國的損失。
而匈奴各個部落之間,並沒有實質性的統一。
有些像是春秋時期以前的周天子和各諸侯國。
雖然以頭曼的王庭為尊。
但是裡面的貓膩,著實不少。
這一戰,王庭部落的損失挺大。
恐怕頭曼也是動了想要削弱其他部落的念頭。
畢竟對於任何統治者來說,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永遠比抵禦外敵要重要得多!
只是嬴扶蘇也忽然意識到,自己是這個時候才反應過來的。
但是王離鳴金收兵的令音,卻比自己反應得早了很多。
對於戰場形勢的判斷,王離遠勝於自己!
尤其是能夠在得勝的時候,不驕不躁,保持穩重和細心。
這對為將者來說,是極其不易的!
這讓扶蘇對王離,又高看了一眼。
王氏三代為將,果然是有底蘊和傳承的。
老將軍王翦和王賁,對王離從小嚴格的教育和要求,果然有獨到之處。
頭曼重整匈奴大軍,再次壓了上來。
但是卻保持著四五里路的距離。
這一次,頭曼不再敢對秦軍主動出擊。
但只是遠遠形成對峙。
待到秦軍戰車回到軍陣後面。
武城候王離大旗一揮。
秦國大軍再次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