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縣令李樂,是個八面玲瓏之人。
他瞧出了長公子扶蘇臉上的不悅,便立刻解釋道。
“長公子,這套編鐘,從九原縣建城之前,就在這裡了。這是中山王尚之物。”
“中山王?”嬴扶蘇臉上的驚訝之情更甚。
“長公子可知五國相王?”
嬴扶蘇點了點頭:“先君惠文王稱王,魏國受到秦、楚、齊的壓力太大。於是魏國便聯合了燕國、韓國、趙國、中山國四國,五國君主相互稱王。故稱為五國相王。”
李樂恭恭敬敬地向嬴扶蘇鞠了一躬:“長公子博學,對我秦國曆史果然熟悉。”
稱讚嬴扶蘇一句之後,李樂便對這編鐘的來歷,娓娓道來。
但第一句話,就又讓嬴扶蘇有些納悶。
“這編鐘,最早是魏國惠王之器。”
“不是中山王嗎?怎麼又扯到了魏國?”
李樂有些鄙夷地說道:“中山國不過是蕞爾小國,怎麼有實力鑄造這樣的器物?這編鐘,最早是魏國惠王的心愛之物。”
魏惠王初期的時候,魏國是整個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諸侯國。戰國七雄,說的是以七國為雄,倒不是說戰國的時候,只有這七個國家。其實那個時候,七國的夾縫中,還有數十個小國的。
魏惠王那個時候還只是候,魏國也只是侯國。但魏侯任用龐涓為上將軍,整治軍事,讓魏國吳起變法搞出來的魏武卒,真正雄於天下。向東力壓齊國和趙國,向北屢屢剋制中山國,向南又壓制楚國和韓國,向西則猛攻貧弱的秦國,以開疆擴土。
在魏國的猛攻之下,秦國函谷關、河西之地、少梁谷地盡失。到秦獻公死的時候,魏國的聲勢達到了頂峰。
秦獻公死後,秦國孝公繼位,任用衛鞅進行變法改革。
而魏上將軍龐涓謀害孫臏的事情,魏侯並不知曉,但卻在無意中,給自己招惹了一個可怕的敵人。
於是趁著魏國進攻趙國的時候,齊國以孫臏為軍師,以田忌為上將軍,發動了桂陵之戰。十三年之後,又圍魏救韓,打了馬陵之戰,殺魏國上將軍龐涓,俘虜魏國太子申。魏國自吳起變法之後積累起來的強大軍隊,喪失殆盡。
而同一時期,趁著魏國和趙國、齊國、韓國之間的紛爭。秦國悄悄在西北邊陲,完成了變法。
商鞅為將,帶兵攻打魏國。
第一次還只是趁著魏國桂陵兵敗,偷襲圍困魏國都城安邑。
但馬陵之戰之後,商鞅也已經完成了秦國的土地改制。
秦國的國力、軍力實際比魏國強大許多,便主動進攻,連連攻取魏國土地。不但將以前魏國吞併秦國的舊土全部收復,還掠取了河東的不少土地。
在齊國和秦國的夾擊之下,魏國很快便衰敗了下來。
魏侯不得不將都城,從安邑,遷到了大梁。
魏侯自此鬱鬱寡歡,沉迷於聲樂美色之中,不得志。
而這組編鐘,便是那個時候,魏侯親自調教監造的。
魏國一直標榜自己是晉國傳承,也總以三晉之首自稱。
而這魏侯,又是出了名的喜愛寶物和音律,甚至還和齊王比過寶。
就好比宋徽宗的花鳥書法聞名天下,這魏侯的愛寶和懂音律的名聲,也是列國盡知。
他親手調教出來的樂器,又怎麼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