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陽縣在上郡,是很不起眼的一個縣。
不起眼,卻說的不是小。
上郡和北地郡的地方很大,所以每個縣的管轄區域,也便很大。
其實像合陽這樣的一個縣,足足頂得上崤山以東的兩三個縣。
但大,卻又並不意味著富。
在上郡眾多的縣中,合陽縣產糧最低,人口不多,地處偏遠,道路不通,又不受匈奴威脅,一大半的轄區都在群山塬中。
往往從一個村子,走到臨近的另一個村子,就要翻過好幾座山源,走兩三天的時間。
當年魏國佔據上郡,就唯獨看不上合陽縣這窮困地方,對這裡從未染指。
而義渠當年雖然名義上佔領了這裡,卻也對這裡沒有任何管理。
合陽縣是窮縣,莫說是上郡,在整個秦國的四十多個郡,上千個縣裡,都是能排進前二十的窮縣。
這樣的窮山僻壤,使得合陽縣向來不被人在意。
即便是上郡郡守馮職,去合陽縣視察的次數,也少得可憐。
合陽縣的縣令,也不敢說自己親身去過合陽的每一個鄉、亭、裡。
別說是魏國和秦國對這裡不怎麼瞧得上。
就算是匈奴,百年間也極少光顧,這片能跑死馬卻見不到人煙的群山塬。
合陽縣的縣城並不算大,城牆卻修得極為規整。
修城牆的時候燒了很多方磚,這樣砌出來的城牆,既堅固又好看。
蒙恬修北方長城,很多地方都不捨得用這樣的方磚。
膚施縣的城牆,也不過是夯土城牆。
但在合陽縣,卻是磚城牆。
越是窮的地方,越好面子工程。
修城牆的時候,縣裡說是為了防禦匈奴,徵收了不少錢糧。
但整個合陽縣,已經好幾十年沒人見過匈奴的模樣。
合陽縣的街頭,行人倒是三三兩兩,衣著破舊,和整齊大氣的城牆,很不協調。
在合陽,一戶人家窮到共穿一條褲子是常有的事情。
街道上隨處可以見到因為觸犯秦法,而被斬斷雙手,雙腳,或者挖去膝蓋骨的殘疾人。
這些人在路邊,只能爬行,乞討。
但在這窮地方,乞討是要不來錢的。
能吃上口殘羹剩飯,就已經是天賜之福了。
不過,卻也幾乎沒有人憐憫這些被斬斷了雙手雙腳的人。
他們中的大多數,是犯了盜竊之罪。
還有一些,則是因為賭輸欠債,被施了私刑。
越窮的地方,私賭和私刑就越昌盛。
路上行走的十個人中,倒是有三四個人的臉上都刺著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