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看到公子扶蘇若有所思的樣子,心中倒是一喜。
他繼續向扶蘇推銷,自己派兵南下,推舉扶蘇上位的策略。
“臣可令步軍即刻拔寨啟程,向咸陽進發。同時令河套騎軍,立刻南下。走直道,步兵趕到咸陽只需要六天,騎兵從九原郡南下到咸陽,只需要三天時間。騎兵善於奔襲,可以出其不意,一舉控制咸陽宮外的各個城門關隘。然後,步軍趕到,則大事可定!”
蒙恬的話,倒是讓扶蘇心裡一動。
畢竟入主咸陽這事,對誰來說,都是一個絕大的誘惑。項羽劉邦為了咸陽,可是差點打起來,還搞了鴻門宴。
但他很快冷靜下來。
劉邦先取了咸陽,可他當時能坐穩嗎?
扶蘇繼續問:“咸陽守備如何?”
蒙恬說道:“咸陽隸屬內史郡管轄,城內外有衛戍軍銳士三萬,藍田大營還有精銳步騎軍合共八萬餘。”
嬴扶蘇又問道:“我們有多少攻城器械?有沒有渡河船隻?有多少糧草,可以支撐多長時間的作戰?”
這個問題問得很專業,讓蒙恬也先是一愣,顯然沒有意識到平日裡從來對軍政要務不問不管的公子扶蘇,竟然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前世的秦天是個軍迷,而且是經歷過‘殲八大戰愛撫兩兩’時代的資深軍迷。對於軍事和戰爭,他可並不是完全的一竅不通。相反,他非常清楚。打仗並不是兵對兵將對將,而是一整套體系的對抗。
外行看熱鬧,不懂軍事的人總看你有多少騎兵,多少步兵。
但只有真正的內行才知道,打仗,是看你有多少給養!
一愣之下,蒙恬也收起了最後一絲隨意,認真思考之後回答道:“回公子,北征大軍均為野戰軍隊,主要是為了和來去如風的匈奴騎兵作戰。所以,大軍沒有準備攻城器械和渡河船隻。如果需要攻城,得現場砍伐樹木製作攻城器械,大概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才可以趕製出來一批。至於糧草,河套地區的騎軍仿效趙軍騎兵的胡服騎射,以鍋盔、肉乾、奶酒為軍糧,不需要補充便可以持續作戰十天以上。而上郡大營,手頭只有五日的糧草。近期沒有對匈奴的大規模戰事,又臨近雨季,主要糧草都囤積在膚施縣城的糧倉。”
膚施縣是上郡的郡治縣,類似於後來的省會城市。也就是說,上郡大營十萬大軍的糧草,是依靠上郡進行供給。
那麼顯然,這些糧草,也都歸屬上郡郡守管理。
這倒是讓扶蘇有些理解,糧草和軍隊分開管理,是防止軍隊叛亂的最有效的手段。
那麼如果上郡斷供糧草,那這十萬大軍,斷然不可能有什麼作為,可能連上郡都走不出去。
嬴扶蘇聽了上將軍蒙恬的話,不禁皺了皺眉頭。
平日裡,北征匈奴,有地方支援,糧草軍械予取予求。
但現在,性質卻不一樣了。
嬴扶蘇知道秦始皇死了,上郡郡守可不知道啊!咸陽此時應該也是不知道的,整個秦國更是不知道。
現在起兵南下,可是實打實的造反!
上郡郡守,會莫名其妙跟著扶蘇‘造反’嗎?
顯然不會!
所以蒙恬所說的方案,重點在兵貴神速。如果咸陽毫無防備之下,或許可以成功。
一旦要是咸陽提前預警,那麼這就是一招昏棋。
可在朝堂上鑽營了那麼多年的左丞相李斯,會沒有後手嗎?
騎兵的速度,雖然很快,但卻是沒法攻城和渡河的。
尤其還是經過百年經營,牆高城堅的咸陽宮殿群。又有涇水和渭水,作為咸陽北邊天然的護城河。
只有那六萬步兵和兩萬弩兵,才是進攻咸陽之戰的主力。如果短時間沒有辦法拿下咸陽,陷入鏖戰,那麼北征大軍就會變成一支沒有後勤的孤軍。
嬴扶蘇可不會一看是二十幾萬打十幾萬,就天真地認為,優勢在我。
現在的咸陽,可不是鉅鹿大戰之後,那個大軍盡出,忠臣俱死的咸陽。
開了上帝視角的扶蘇可是知道的,歷史上章邯大軍出關時候,赦免了一大批驪山刑徒!這些刑徒組成的軍隊,曾經打遍六國無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