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開始,孔聖對寶玉都挺關照,特別是全天下都說寶玉成就不了大儒的時候,是孔聖和屈原力挺寶玉。
這一點寶玉不知道,但是,楊摐知道,
從寶玉進入盛唐,之所以能夠安心修行,弄出了亂子也不怕大儒以上的跑去搗亂,都是孔聖和屈原在後面出的力。
而如今,孔聖老淚縱橫,懇求,
滅殺寶哥兒?
楊摐轉過身,肩膀靠在觀星臺的欄杆上,沒有意外,只有一點唏噓的問:“為什麼?”
“陛下,天無二日,人無二主!”
孔聖把自己的臉埋在地上,不讓別人看見自己的臉:“小老兒先前以為寶哥兒很強,會是陛下您的得力臂助,可如今看來,寶哥兒的潛力根底遠在小老兒的想象之外。
如今他不是聖人,咱們還可以滅殺他,
可是,
等他成了聖,
等那些沒能掌控天地威能的聖人的壽元盡了,
那時候,
寶哥兒比陛下的實力更強,
寶玉掌管陰司和天庭,比陛下的勢力更強,
這方天地,是誰做主?”
楊摐聞言,走過去,拍了拍孔夫子的肩膀:“起來吧,你說的都是以後的事情,朕卻已經不能看得那麼長遠,朕要看眼前。”
“陛下~~~~!!!”
孔聖高聲疾呼:“陛下英明神武,切莫有宋襄公之仁啊!”
楊摐聞言,再笑。
所謂的‘宋襄公之仁’,說的是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和楚國的泓之戰中,因為堅持自己的仁義而失敗,說出這樣的話,孔老兒確實有點急眼了。
楊摐知道現在只是急眼,如果自己不滅殺寶哥兒的話,接下來的會是死諫,就好像孔聖說的天無二日和人無二主,孔老兒相信自己會是明君,卻不相信寶哥兒可以很好的統管天地。
自己是武聖時期後最英偉的王,
寶哥兒是亙古首屈一指的文人,
然而,帝王會繼續的英明神武,首屈一指的文人,卻不一定能做一個好的帝王了。
孔老兒不是對自己忠心,
而是,
對天下的百姓忠心不二!
“你的心意,朕懂。”
楊摐又拍了拍孔聖的肩膀,把胳膊肘放在觀星臺的欄杆上,託著自己的下巴看天:
“你對天下的百姓仁慈,朕又何嘗不是?朕不在乎誰是天底下最有實力的人,朕也不在乎誰是天底下最有勢力的人,朕更不在乎會不會出現一個‘上天下地唯我獨尊’的跋扈帝王!
朕在乎的,
朕唯一在乎的,
是朕的子民都能好好的活著。
將來,
千百年後,
要是寶哥兒想要唯一的一位至尊,朕不會讓生靈塗炭,也不會讓血海漂櫓,
解決了灌愁海,
朕,
讓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