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場的周圍聚集了大量的軍官、士兵、平民和戰俘。鞭刑他們見得多了,但是對一位皇族施以鞭刑在奧地利帝國史上還從未有過。
卡雷米雖然出身皇族,但是從血緣論是一個雜牌得不能再雜牌的大公了。他的祖先是艾斯特系的旁支,當年追隨約瑟夫二世來到維也納。
但是很快約瑟夫二世因為改革得罪了太多權貴,落得個人亡政息的悲慘結局。由於約瑟夫二世沒有子嗣,皇位由他的弟弟利奧波德二世繼承。
利奧波德二世掌權後,對改革派進行了清算。卡雷米的祖先自然也不能倖免,他們被排除出了權力核心圈。由於受到了約瑟夫二世改革思想的影響,他們也很難融入維也納的貴族圈子。
想回托斯卡納也被拒絕,他們只能住在約瑟夫二世賞賜給他們臨時居住的宅子裡。至此維也納最不受人待見的皇族產生了,之後幾代人都居住在維也納郊區的小農場裡。
行刑還在繼續,一百鞭絕對是十分重的刑罰。如果行刑人手黑一點十幾鞭子就能把人打成殘廢,二十幾鞭就能要人性命。
“父親,還要繼續嗎?再打下去,會死人的。”阿爾布雷希特大公作為卡雷米的堂兄弟和同窗都不希望,因為卡雷米的一時意氣用事斷送了他的性命。
“抽幾鞭子,漲漲記性也好。你知道由於他的意氣用事,死了多少人嗎?卡雷米這小子可以在這裡受刑,他們可連受刑的機會都沒有。”卡爾大公將酒杯重重摔在地上,周圍的軍官都噤若寒蟬。
卡爾大公生氣很少表現出來,但是戰報讓他十分的氣憤。八千名士兵的性命,整個伏伊伏丁那南部被燒成了一片白地。
這還要多虧索菲夫人說服攝政議會,臨時增加了國家建設專案(多瑙河防洪大壩,諾德薩維新城,邊境自由貿易區,伏伊伏丁那大鐵路....)。
否則這些無家可歸的人要麼賣身、賣藝、賣兒、賣女,要麼落草為寇遊蕩在邊境線上。當然最壞的就是餓殍遍地,哀鴻遍野。
由於此次是防禦戰,損失巨大卻不能劫掠。早就有人按捺不住私下裡搞些小動作,只是卡爾大公以雷霆手段鎮壓下去了。
卡爾大公先是處決了300多名涉嫌XX,搶劫,勒索計程車兵,又在全軍面前保證陣亡士兵會得到雙倍的撫卹,立功計程車兵會得到嘉獎,受傷計程車兵會得到治療才安撫住躁動的軍隊。
當然從諾德薩維戰役結束之後,大量的物資從維也納等地流向諾德薩維也極大的緩解了卡爾大公的壓力。尤其是教會的介入讓普通士兵徹底沒了脾氣。
只是現在的教會讓卡爾大公有些看不懂,怎麼教士一個個都和巫醫一樣搞些小蟲子小樹根就給人喝。當然能別讓士兵鬧事別譁變,隨便他們怎麼搞。
阿爾布雷希特是個純粹的軍人,他不喜歡政治也不在乎。他只知道卡雷米是個優秀的軍官,至少比維也納軍事學院裡的絕大多數人優秀。
“父親,你就是把人打死,那些人也活不過來。逝者已矣,帝國的軍事改革還需要他。”
“你說的不錯,他理論還算紮實,那就讓他去維也納城防軍裡跟你好好歷練吧。免得出來搞得生靈塗炭。”卡爾大公已經被任命為伏伊伏丁那省督,他的第一條命令就是將卡雷米解職送去維也納。
“還有卡雷米那個小子,不會被打死的。我向你保證。”卡爾大公說道。
阿爾布雷希特十分了解自己的父親,他不會亂說話多半是為卡雷米安排好了一切。
此時的行刑人是個專家,只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看起來兇狠無比,實際上響動並不是來自卡雷米的後背而是更多來自於皮鞭自身。
偶爾幾鞭子,雖然打得皮開肉綻,但並未傷及筋骨。之所以前面幾鞭子比較重,是因為把卡雷米打疼了,他就不知道後面打沒打了,僅僅是為了不傷害他的自尊心而已。
聖彼得堡,皇宮別苑,二樓花廳。
她們遠道而來,僅僅是來當陪襯的。現在居然和一個冒牌貨待在一個屋子裡,這個冒牌貨還敢笑她們。不就是長得好看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