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戶所的模樣與蓉城千戶所外邊差別相差不大,就是簡化版的千戶所,只是用料沒有那麼講究,設施沒那麼齊全,規制更低,佔地沒沒那麼大。
魚復縣百戶所佔地五十畝,前二十五畝為公共設施,後面二十五畝為生活居住地,趙飛揚這個百戶的居住地在最裡層,左右後都有宅院包圍守護。
在百戶所官衙轉了一圈,趙飛揚心情十分愉悅,不為別的,只是因為終於當上一把手了,擁有在這一畝三分地說一不二的底氣了。
百戶所正堂,正對大門的位置,百戶所中所有人員齊聚一堂,有武職人員,文職人員,還有負責雜活的雜役人員。
趙飛揚說了幾句安撫人心的話就讓大部分散去了,接下來讓文職人員將有關百戶所運營情況的各種卷宗拿上來,趙飛揚當場翻閱起來。
好歹當過縣尉,各種卷宗對於趙飛揚而言不是什麼問題,都能夠看得懂。
看完了再親自去檢查了一番後,趙飛揚鬆了一口氣,他的前任雖然水平有些差,但做得還不是太過分,賬目上大致都對著上,虧空還在承受範圍內,不用貼補什麼錢財,只是需要好好梳理一下就行了。
百戶所自然自給自足,那麼自然有所進項,魚復縣百戶所收入只要有兩項。
第一項是設卡收稅,水路陸路都收,收入最豐富的還是水陸的稅關。
神鷹衛本來是沒有收稅的權利的,但你要讓下級機構自給自足,還要上繳一半收益,脖子就不能卡得太緊,上級直到皇帝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皇帝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再加上神鷹衛設卡收稅的額度也不算高,其他大佬不想跟皇帝和神鷹衛對著幹,也只能預設了。
設卡收稅因此就成了各地神鷹衛必備的進項之一,全部各地的收入加起來就變成了神鷹衛系統的支柱產業之一。
除了這個必備進項,其他進項,各地神鷹衛往往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
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魚復縣瀕臨大江,漁業資源豐富,再加上是最接近江關防線的邊境城池,因此壟斷了江關防線的漁業生意。
漁民打起來的魚必須要賣給神鷹衛麾下的魚行,價格方面自然要比其他沿江城池的市價低上一些。
漁民雖然是被剝削了,但也不是沒有好處,他們受到了神鷹衛的庇護。
不會隨意挨欺負,不用多交賦稅,也不用擔心收穫的魚賣不出去,多勞多得,收入還是能過日子。
這是兩大主要進項,還有不少雜七雜八的進項,稍微值得一提的就是保護費。
魚復縣可沒有黑惡勢力,神鷹衛容不得黑惡勢力放肆,各大商鋪,小商小販只需要向神鷹衛交上收入十分之一的保護費就可以了。
並不強行逼迫,想交就交,不交也不找你麻煩。
神鷹衛是不找麻煩,但官衙的衙役,路過的江湖人士,混不吝的軍卒就要找麻煩了。
交了保護費的,有人鬧事,神鷹衛自然會過來處理,不需要他們操心,隨著時間的推移,所有商鋪攤販都主動交保護費,以保平安。
所以魚復縣縣衙中的衙役胥吏就十分苦逼了。
大家有樣學樣,連農民都主動交上給神鷹衛給保護費,商人,漁民,農民都在神鷹衛給的庇護之下,縣衙中各級官吏的油水少得可憐。
憋屈嗎?
當人憋屈!
但縣衙又沒有任何辦法,權勢不是一個等級的,縣衙的主官只能兢兢業業的做事,爭取早日調離這個破地方去發財,因此魚復縣的吏治算是非常不錯的。
趙飛揚從卷宗以及下屬的那裡將魚復縣的情況大致瞭解清楚後,不由得有些哭笑不得,對於“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情況大致瞭解清楚後,趙飛揚就開始了自己新官上任三把火的第一把火。
根本就不需要等待時機,在這邊關,只要不觸犯邊軍的利益,他可以隨意施展,其他勢力沒有一個能打的。
趙飛揚下了兩條命令。
第一條,將農民,商販,攤販的保護費在本來的基礎下調十分之一,漁民魚獲的收購價格上調兩個銅板。
這是明面上的命令,是需要張榜公告的。
還有一條命令是不能公告的,就是將神鷹衛的收入拿出半成分給縣衙各級官吏。
這樣的命令,自然不是腦袋一拍就下的,畢竟要拉攏魚復縣上上下下也不能損害了百戶所中自己人的利益,這裡才是他的基本盤!
趙飛揚是經過精心計算的,只要不出現意外情況影響了收入,就算捨棄一部分利益,也足以保證百戶所每一個人的利益,滿編的百戶所。
其實捨棄出的利益是趙飛揚這個百戶該拿的錢財,不過趙飛揚又不缺錢,對於錢財也沒有執念,不拿自己這一份也沒有什麼。
錢財這個玩意最大的價值是發揮出作用,不能發揮出價值的錢財留在手中就是廢銅爛鐵,破紙一張。
聽到趙飛揚的解釋,本來十分抗拒的眾人抗拒之心頓消,反而對趙飛揚生出了敬佩之情,十分乾淨利落的去執行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