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陳雪琪唱的是《我的夢》,你唱的是《要我的命》。」
「長得倒是挺好看的,唱歌怎麼那麼難聽?」
「上帝給你開啟一扇門的同時,必定給你關上一
扇窗,這句話在主播身上展現得淋漓盡致。」
.......
王軒進來的時候,周美佳正在唱歌,唱的是《歲月神偷》。
聽了一段,怎麼說呢,其實周美佳唱歌倒也沒有彈幕區說的那麼難聽,只是跟陳雪琪說的那樣,沒什麼特色罷了。這樣的音線,在歌壇是很難泛起浪花的。
但周美佳其實很努力。王軒進來直播間的時候,她一邊唱歌,還一邊抽空對王軒表示了歡迎。還歡迎「某某哥哥」的叫。要知道,周美佳可是千金大小姐啊。
作為周家嫡系大小姐,周美佳絕對算得上豪門千金,豪門中的豪門。去依然肯拉得下身段,對一個陌生網友哥哥哥哥的叫,可見她的態度。直播,她是認真的。
這情況,王軒倒是不好打擊周美佳了。可看周美佳這樣子賣力,他又有點心疼,畢竟他在周家的時候,周美佳總是很甜很甜很崇拜地叫他表哥啊。
「美佳這情況應該當不了歌手的。如果靠咱們關係吃上歌手這碗飯,相信也不是美佳的本意。」陳雪琪說。
王軒點頭:「沒事,等會她直播完,我給她出個主意。」
話落,王軒手機響了起來。是李部長的電話。
接通之後,李部邀請王軒過去吃飯,邊吃飯邊聊正題。對此,王軒自然沒意見,帶著陳雪琪欣然赴宴。
在飯菜上桌之前,左右無事,李部跟王軒聊起了正題。
「王軒老師,是這樣的,我這邊最近碰到了點難題,一時之間沒想到解決的辦法,你腦子靈活,想聽聽你有沒有什麼建議。」李部說。
「具體是什麼難題?」王軒問。。
「都是一些傳統文化方面的問題,不瞞你說,最近二三十年,咱們國家經濟發展得很迅猛,人民生活也提高了,可文化推廣卻沒跟上進度。很多傳統文化已經沒落了,很多古典名著根本沒人看。唐詩宋詞,這樣的瑰寶,也不過成了課本上死記硬背的東西,只是為了應試教育。
你就看現在,外國的一些文學都入侵到咱們華國了。像什麼《堂吉訶德》、《老人與海》、《百年孤獨》、《巴黎聖母院》....這樣的外國文學有多少營養?卻堂而皇之地出現在無數青少年手中,備受推崇,而咱們華國文化非常有營養的四書五經、《天工開物》、《本草綱目》、《孫子兵法》、《史記》這些,卻根本無人問津。
還有外國那些現代詩,也深受年輕人的喜愛,可咱們華國傳統文化裡那些美得讓人心醉的古詩詞,已經漸漸讓人忘卻。
比如刺身,世人皆以為刺身乃是島國的一道傳統美食,殊不知,這卻是一道地地道道的華國菜。早在大周的時候,我們就開始刺身的吃法了。
在華國古代,生魚片叫做魚膾,孔子在《論語》中主張: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三國時期,吃魚膾成為一種社會時尚。曹植在《名都篇》寫道:膾鯉臇胎蝦,炮鱉炙熊蹯。
唐朝時,生魚片的食用達到頂峰。王維、白居易、王昌齡等著名詩人曾寫過大量詩句讚美過這道美味佳餚。也在這個時期,島國遣唐使團把魚膾這道華國名菜帶到島國,變成了今天的島國刺身,連做法都未曾改變多少。
當然,相比這些,那些漸漸消失的傳統文化更多。特別是一些傳統手工藝,除了老一輩人還在堅守,現在的年輕人已經不願意學了。可老一輩的工藝人總要仙逝,到時候我真怕咱們華國手工藝文化傳承不下來。
這些問題,我想了好久,想得頭都大了,都沒想到解決的方法,所以想問問你有沒有什麼建議?」李部長娓娓道來。
「李部長的話,我聽明白了。其實李部長提出的這些問題,都是近百年來才遺留出來的問題。百年屈辱史,
加上建國後半個世紀的貧困世,在西方媒體的灌輸下,國人漸漸變得沒文化自信了。說難聽點,就是被西方思想洗腦了,總認為西方的東西比華國的好,比華國的高大上。」王軒說。
「對,就是這樣。哪怕現在,咱們國家已經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三大軍事強國,國人當中依然有好多人認為外國的月亮比國內的圓。王軒老師,針對以上那些問題,你有沒有什麼想法?」
........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