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條件是“決斷明快”。
第三條件是極強的權力慾。
這三個條件,張無忌連半個條件都不符合。
所以註定了他不可能當上皇帝。若他當了皇帝,肯定是一個昏君,昏庸無能,管轄無方,不出幾年,國家必定陷入群雄割據狀態,四分五裂。
這些,在另一個時空,金老爺子用了一個後記來解釋,不過王軒在這個時空倒也沒出後記,而是任由讀者討論,評說。
也不用王軒出後記了,金老爺子寫《倚天》的時候,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只能在報紙上連載,而王軒出《倚天》的時候,已經是新世紀,資訊發達,網路發達,繼《天龍八部》之後,還有無數學者在拜讀王軒寫的。
《倚天》完結之後,看到書友們都在熱情地討論,那些學者參與熱情也很高,只用了七八天,就將《倚天》解讀得明明白白,將張無忌的性格剖析得明明白白。
《倚天》正式完結,算上《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王軒手中已經積攢了4部爆火的武俠,每一部都有無數書迷基礎,且經歷過發酵,經歷過時間的沉澱,是時候開發這幾部的影視版權了。
不過,在先拍《天龍八部》還是先拍《射鵰》系列,王軒卻稍微犯了難。考慮到《天龍八部》不但是武俠的巔峰,就算是電視劇,也能稱之為武俠電視劇的巔峰,若是先拍《天龍八部》,後面再拍《射鵰》三部曲,有可能有影響觀眾的觀感體驗。
王軒擔心觀眾看完《天龍八部》之後,再看《射鵰》系列,會覺得《射鵰》不好看,或者潛意識裡覺得《射鵰》系列不那麼好看。
這玩意就怕對比。
真要說起來,很多方面《天龍》都比《射鵰》系列強,光是《天龍》裡的武功就比《射鵰》系列強上不少。
輕功的話,《天龍》有凌波微步,而《射鵰》也就水上漂之類,至於青翼蝠王靠的是內力。身法雖然不錯,卻也落下乘。
功力的話,童姥的內力,虛竹的內力動不動就幾十年,而射鵰裡,寥寥無幾。其次就是武功的繁多,《天龍》裡面的武功太多了,什麼小無相功,擒龍功,打狗棒法,斗轉星移,化功大法,六脈神劍,一陽指,降龍十八掌,易筋經,少林七十二絕技.....
《射鵰》系列呢?單部曲拿出來跟《天龍》相比,要被《天龍》碾壓成渣,三部曲哪來跟《天龍》比還差不多。
《天龍》裡武功等級,普遍要比《射鵰》系列強,比如一陽指在《射鵰》裡已經是絕技級別,可在《天龍》裡面卻只是家傳武功,六脈神劍才是絕學。
《天龍》裡,降龍十八掌是完整的,《射鵰》裡是殘缺的。雖說《射鵰》系列有為老來無敵的張三丰,可《天龍》裡不是也有位無敵的掃地僧嗎?
張三丰雖然無敵,有些仙風道骨,可不也一樣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張翠山夫婦死在自己面前,拿張無忌中的玄冥神掌束手無策嗎?
可《天龍》裡,掃地僧卻吧蕭遠山和慕容博打死後再救活,如此生死人的手段,怎麼看都比張三丰更厲害一些。
雖然也不知道是不是真打死了,可最起碼蕭峰和慕容複檢查之後,是認為蕭遠山和慕容博死了的,所以要跟掃地僧拼命,蕭峰還為此向掃地僧打了一掌降龍十八掌。
這一掌乃是蕭峰含怒而發,實屬剛猛無敵,誰敢硬接?可掃地僧偏偏就硬接了,沒躲,選擇了硬抗,也只被打斷了兩條肋骨。
掃地僧還為此點評了一句:“降龍十八掌果然天下無敵。”但感覺更像是謙虛之言,怎麼看還是感覺掃地僧要比蕭峰厲害。
當然,真要拼命,結局不好預測。
蕭峰這人吧,遇強則強,也是不能以常理來對待的。兼之蕭峰比掃地僧年輕得多,年輕就是資本,所以蕭峰真要與掃地僧展開生死決鬥,結局不好說。
這也是無數《天龍八部》書迷心中一個永遠也無法解開的謎題,看了《天龍八部》之後,關於蕭峰和掃地僧孰強孰弱的問題,網上爭議也不好,幾乎分成了兩派。
綜合以上考慮,最後王軒還是決定先拍《射鵰英雄傳》。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若是一下子大吃特吃,吃到撐,後面就可能味如爵蠟了。
決定拍《射鵰英雄傳》之後,王軒去了一趟天海內部的特效工作室,這也是周鴻幾個加盟天海以來,王軒首次巡查天海的特效辦公室。
王軒決定拍的83版的《射鵰》,這個版本的射鵰,礙於當時的技術條件,幾乎沒有半分特效,卻依然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經典。
但沒特效,不代表不能有特效。若這個版本的《射鵰》,加一點特效,比如武功方面的特效,在觀賞上肯定比原版更強。
王軒為何要去巡查特效辦公室,也是基於此。李濤吹噓新加盟的幾位小夥特效技術如何如何了得,王軒可要親自檢驗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