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在此之前,真沒想到於浩的創作能力居然那麼強,看來大家都低估了他的音樂天賦。”
“就衝這首歌,我也要投於浩一票!”
“加一,雖然我很喜歡白虎,但我更希望華語樂壇能出現更多有才華的歌手。”
......
也別說吃瓜群眾了,於浩這首歌,就連王軒都點了點頭,很是意外。他也沒想到於浩居然能作出這等級別的華國風歌曲。
於浩唱的這首歌叫《水墨丹青》,旋律和歌詞描繪的應該是山水畫的意境,真的很美。這首歌展現出來的華國風,不說大成,但起碼也有七八成火候了。
值得一提的是,自王軒作出《東風破》之後,這段時間,研究華國風的作曲人不少,也冒出來不少華國風歌曲,但都只能算一般。
於浩的這首《水墨丹青》,應該是自《東風破》以來,第二首華國風如此鮮明的歌曲了。怪不得於浩敢信誓旦旦地向他下戰書了,原來手中還掌握了這種大殺器。
......
事實上,於浩這首歌的配樂,原比前奏展現出來地複雜。
於浩唱完第一段高潮之後,間奏環節,悠揚的竹笛在耳邊響起,一股清爽之氣瀰漫,清脆的竹笛顯得格外的動聽。緊接著,竹笛已被更加悠遠的小提琴取代。同樣的旋律,小提琴卻流露出了更多的憂愁,讓人不禁陷入沉思,開始回味起自己的故事。
第二段高潮,隨著爵士鼓加入,旋律變得更加激情,音樂開始向高潮推進。笛聲響起,再次成為了作品的主旋律,其他樂器為輔,填補了笛聲的空缺,音樂變得飽滿起來。
尾聲階段,清脆的笛聲最終消散在音樂裡,一切就像恍然如夢般結束,只有鋼琴還在戀戀不捨,不願離去。
鋼琴、吉他、竹笛、手鼓、古箏,二胡,編鐘、小提琴,架子鼓....這首《水墨丹青》居然用了那麼多華國傳統樂器以及西方留下樂器,難得的是融合得那麼好,真的很不錯。
於浩演唱完之後,現場氛圍很嗨,很多人都在尖叫,都在喊著於浩的名字,就連古嘉輝幾個也在為於浩鼓掌,為這首《水墨丹青》鼓掌。
原本對這個總決賽,古嘉輝已經失望之極,現在卻覺得還不錯。於浩和白虎進總決賽,還是有點看頭的,稱得上巔峰之戰了。
“跪了,真給於浩跪了!”
“好一首《水墨丹青》,好一個於浩,華國風終於後繼有人了。”
“噗,樓上這話,感覺就好像王軒命不久矣了一樣。”
“我沒有,別瞎說!”
“投票投票,快給於浩投票。”
......
等投票時間截止的時候,於浩這首《水墨丹青》,居然整整拿到了1058萬票,比王軒剛剛唱的那首《海闊天空》的得票數還高。
事實上,《水墨丹青》肯定是沒法跟《海闊天空》相比的,但這首歌有華國風第二的加持,很多觀眾為了鼓勵於浩,於是都給於浩投了票,結果就成這樣了。
總之,投票結果出來之後,很多白虎的粉絲都為白虎捏了一把冷汗。
現在,加上前面的環節,於浩總票數已經拿到了3208萬票,而白虎暫時拿到了2310萬票,也就是說,白虎最後一首歌,最起碼要拿到898萬票才行,不然,總決賽歌王就屬於於浩。
898萬票啊!
縱然白虎第一首歌拿到了950萬票,可誰能保證他最後一首歌也能拿到那麼高的票數?更別提越往後,票數其實是越少的。
這叫白虎的粉絲如何不為白虎捏一把冷汗?
就連王半壁也為白虎捏了一把冷汗。
張政和蘇義昌同樣如此,內心都在祈禱王軒挺住,可別前面都挺住了,最後馬失前蹄,那就有點虎頭蛇尾了。
或許整個現場,也就王茜和陳雪琪對王軒有信心了。當然,這個信心也是王軒給她們的,王軒可不止一次對她們說過,總決賽歌王,他勢在必得,誰也搶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