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海嘯在省城確實有房子,但問題是她和劉洋在長沙工作,不可能回去住。再說那房子是他爸媽的,雖然說結婚的話老人能給他住。
“廢話,我在北京還有房子呢,咋地?和我回北京呀?”劉洋不客氣的懟了一句。
秦海嘯說:“你那房子不是你爸媽的嗎?”
“你那房子是你自己的?”劉洋反問。
秦海嘯嘎巴嘎巴嘴沒說話。
“哎,海嘯,佳琪裝修房子的時候我看了,她那棟樓有個房子挺好,八十六平米,首付十六萬,南北的,咱們買了吧。”劉洋興致勃勃的說。
“你還真想在這買房子呀?”秦海嘯問。
“不在這買在哪買?”劉洋不高興了,“咱倆都在這幹,在這買房子不正常嗎?”
“這地方萬一幹不長呢?”
“咋幹不長?沒看連武漢的都來考察了嗎?”
武漢的任、孟兩位老闆是八月節後過來的,一共考察了三天,頭一天劉洋負責陪著,之後兩天秦海嘯陪著了。
秦海嘯是總廚,在介紹時自然對廚房介紹的多些,這勾起了兩位老闆的興趣。
咋說呢,人到啥時候都是逐利的,賺錢的買賣都想做,並且是想方設法的把利益最大化。
兩個老闆也不例外,在參觀完北京的阿巧後便想跟阿巧合作,奈何阿巧今年不擴張開店,倆人覺著等到明年有點晚,同時也怕市場被別人佔了,便想了彎彎繞兒。
恰巧周曉梅又大方,給兩人提供了到長沙考察的機會,倆人一合計便想趁這機會看能不能挖人過去,這樣做雖然不地道,但也不失為“良策”。
所謂“良策”是很多飯店老闆都用這招,典型的拿來主義。俗稱“掏地溝”,行話“挖牆腳”。好處是不用自己費勁巴力的從頭去做,還省了加盟費。
當然,挖的人得是重要人物,掌握核心技術的,懂管理會運營,這樣才能把店撐起來,要不然不如不挖。
透過三天時間的細緻考察,兩位老闆覺著秦海嘯這個總廚行,有技術會管理,四個廚房打理的井井有條,並且說起餃子來頭頭是道,一看就是行家裡手。
於是在第三天晚上,兩位老闆在一家比較不錯的飯店請秦海嘯吃飯,感謝三天來的熱情招待。酒酣之際兩位老闆拿出準備好的禮品——兩瓶好酒加兩條好煙,先做糖衣炮彈攻勢。
秦海嘯先是客氣的一番推辭,最後盛情難卻的收下了。說實話這是他當總廚後第一次有人送禮,心裡難念有些忐忑,也有些飄飄然的自豪感。
見他把禮收了,兩位老闆像是無意其實有意的問了他在阿巧的工資待遇,他如實相告。
接下來兩位老闆把他的工作能力大大的誇讚一番,然後丟擲魅力無限的橄欖枝——聘請他為總廚開拓武漢餃子市場,工資待遇高出阿巧一大截,並承諾若是劉洋也過去的話將給他倆一套兩居室住房和一臺車,合作五年後房子和車是自己的。
哎呀,這誘惑可夠大的,一下子成了有房有車的人,少奮鬥十年不止。
說不心動是假的,擱誰都心動。
但秦海嘯還算理智,把湧上來的激動強壓下去,跟兩位老闆說這事他得回去跟媳婦商量商量,自己做不了主。
兩位老闆說不急,劉洋不去的話他先去。到了就開始找店裝修,全按著阿巧的風格來。管理上的事他全權負責,相當於總經理。待遇自然到位,配車配房,高工資高福利,年底有分紅。
他想:我這不成老譚了嗎。
這樣想的時候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覺著能力和老譚差不了多少,老譚能打造阿巧自己也能,只不過沒機會而已。
現在機會來了,堅決不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