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盤比拼的第二道菜是地方菜。
地方菜,顧名思義是各個區域的代表性冷盤,五個師傅所做不同,各有千秋。
省城師傅做的是“五彩拉皮”,呼市師傅做的是“涼拌莜麵”,北京師傅做的是“乾隆白菜”,蘇州師傅做的是“馬蘭頭拌春筍”,長沙師傅做的是“麻辣腰片”。
“五彩拉皮是東北菜中冷盤的代表菜,以其造型美觀大氣,爽口開胃聞名,是各類宴會的頭牌,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拉皮以綠豆粉製作的最佳,滑嫩、筋道、有彈性,且解暑。五彩指的是黃瓜絲、肉絲、胡蘿蔔絲、蛋皮絲和木耳絲,可謂是紅黃綠黑赤五色皆有,瞅著喜慶,寓意吉祥。”
李爽開始為五道各具特色的地方冷盤做講解。
“涼拌莜麵是呼市地區的代表性冷盤,極具地方特色。
莜麵又稱燕麥,最早產自呼市北面的武川縣境內,耐高寒、抗飢餓。
最近研究表明,莜麵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品,有助於減肥和美容。但不容易消化,所以提醒想要美容減肥的美女們,一定要少吃,不可多貪。
但我們呼市師傅製作的這道涼拌莜麵可以放開量吃,因為裡面有土豆泥、西紅柿、爛醃菜和黃瓜絲,主輔料比例均衡,就算一盤都吃了也不用擔心消化不了。
乾隆白菜,聽名字就有皇家氣勢。相傳乾隆爺最喜歡這道菜。選用卷芯黃蕊的山東大白菜,去老幫老葉,取帶葉嫩心,不用刀切全部手撕,配上調好的麻將香料一拌,味道那是個爽兒。
乾隆爺愛吃這菜自然盛行,所以流傳至今,是京城老百姓餐桌上的佳餚。
我們北京師傅製作的這道乾隆白菜在傳統的做法上加入了自己的創意,口味突出,吃起來更加爽口,奪人味蕾。
馬蘭頭拌春筍是我們蘇州的地方菜,清淡爽口、營養豐富。馬蘭頭有降血壓的功效,所以這道菜更適合高血壓人群。
製作這道菜非常簡單,重點是原料的選擇。馬蘭頭必須得嫩,筍以春筍為佳,所以它也是一道季節性冷盤。
好在如今科技發達,春筍透過保鮮四季都有,所以在冬天我們也能大快朵頤。
麻辣腰片是長沙的一道小吃,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和拌涼粉、麻肝尖齊名。
越是街頭巷尾的小吃做起來越難,因為大家都知道口味特點,也都知道咋做,都是專家嘛。
麻辣腰片講究脆、嫩、鹹鮮、鮮麻香,吃到嘴裡既爽又上癮,吃頭口想吃第二口。尤其喝酒,是不可多得的下酒好菜。”
透過李爽的講解評委們對五道菜有了瞭解,這指的是大眾評委,專業的不用,他們比李爽還了解。
經過一番品嚐、評審、打分,最後是蘇州師傅勝出。這其中有七位專業評委都是本地人的原因,可以理解。
接下來是創新菜比拼,這是最見功夫的,也是決勝負的。
規定菜品比的是基本功,也是對阿巧傳統菜的一個重視,畢竟是內部比拼,不能丟了傳統。
相對來說本地菜品比拼的意義不大,更趨向於對本地冷盤的重視。
阿巧是東北餃子館,菜品更多體現的是東北特色。省城之外各區域面對的都是本地客人,本地客人確實是奔著餃子和東北菜來的,但必須得有本地菜,並且比重要大,要不然留不住。
特色是特色,不能離了本地老百姓的根基,一個區域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習慣是改不了的。
很快,五位師傅的創新菜品製作完畢。
省城師傅的作品是“奶香南瓜小魚兒”。
這道菜很有創意。南瓜條狀,用炸鮮奶的方法制作成,外沾黑白熟芝麻,吃起來外皮又香又脆,奶味十足,裡面南瓜綿軟香甜,令人回味。
小魚兒選用的是小晶魚,採用的是古法五香薰魚的做法,成品色澤紅亮,鹹鮮微甜,肉香骨酥,食之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