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向東的目光短了。
他覺著這些年在阿巧已經學到了全部,單幹沒問題。並且這些年培養了不少親信,拉攏了很多人,就連王紅培養的兩個比較優秀的弟子也收買了。現在是要兵有兵要將有將,底氣足,加上媳婦秦麗麗做幫手,還有做不起來的?
你老譚能打造“阿巧”,我就能打造自己的“年初一”。
他要好好伸展一下手腳,在省城餐飲業幹出番事業來。
人吶,可以自信,但不能自負。自信能成事,自負敗事。
人應該聰明,但次於智慧。聰明總被聰明誤,智慧往往有大成就。
還有,有些東西是能夠學來的,比如技術、比如知識。但有些東西是學不來的,只能去悟,比如做人,比如胸懷。
他覺著自己做市場營銷的,運營沒問題,餃子館在自己手裡只能比以前好不會比以前差。但他忽略了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還是他極力打造的——品牌效應。
客人之所以來是因為“阿巧”倆字,現在變成了“年初一”,雖然還是以前的店面以前的人,但客人認為不是了,就不願意進,寧肯打車去別地方的“阿巧”。
話說回來,老譚之所以痛快的答應他,並非集團拿不出錢來收購那十家店,除了考慮到這點外還考慮到收購之後,把省城的的收購了,那呼市呢?北京呢?蘇州呢?
誰都不嫌錢扎手,說白了都想多賺點。張向東有單幹的心思,別人也有,只不過不說而已。
單幹的方式只有兩種,一是加盟,一是徹底分開另立門戶。
加盟雖然在管理上獨立,但得交加盟費,這也是純利潤。另外還擺脫不了技術上的控制與中央廚房的配送,每配送一樣產品都得另算錢,加起來與合作沒啥兩樣。
最主要的是養生酒,加盟的話總部可以給,但得花錢買,單幹的話就不會再供應了。來阿巧吃飯的不單是吃餃子,還奔著養生酒呢,養生酒沒有了還來啥?
養生酒配方老譚掌握著,周曉梅父親調製,這個外傳不了。
張向東聰明,不會想不到這些。但他自負,認為不賣養生酒也一樣,省城那些餃子館都沒賣,不也經營的挺好。
只要把菜品和餃子的質量抓住了,服務搞上去,營銷又是他的強項,一定能跟阿巧較個高低。
“我開始覺著向東跟咱們幹這些年了,兢兢業業的,你不在的時候都是他幫我。想叫他多賺點,讓他做了代理。沒想到現在開始和咱們叫板,另起爐灶單幹了。”
這是老譚跟豔華彙報張向東準備單幹之後豔華說的,聽得出裡面的氣憤與惋惜。
老譚說:“這未嘗不是好事。咱們的合夥人一共三個,張向東、王淑蘭、古毅。古毅下面有喬姍,王淑蘭下面有黃麗娟。
咱們最初成立集團的時候目標是快速發展,開啟市場,建立知名度。當時資金不足,只能借雞下蛋,同時也是想要大夥一起賺錢。
初衷是好的,但人都見錢眼開,能在利潤面前不為所動的沒幾個。合作店的資金合夥人出的,開始的時候他們不懂管理和運營,現在感覺摸著門道了,不平衡是難免的。”
“你說的是,但還是有點不好受。他們不知道創個品牌有多難,咱們付出多少也罷,要單幹就叫幹去,把阿巧收回,協議籤明白的,以後沒任何關係。”豔華說。
“是,我也這想的。這樣一來我能集中精力做長沙市場。”老譚說。
“想好誰跟你去了嗎?”豔華問。
“韓軍,這小子有發展,我想帶帶他。”
“呵呵,那你得問問鳳姐,看她同不同意。”豔華笑道。
“她能,不行把她也帶上。”老譚道。
電視臺對阿巧食物中毒事件做了跟蹤報道,這次報道完全正面的,等於在宣傳阿巧,省城很多不知道的現在知道了,客人很快多起來。
同時張麗把製作好的連結發到員工群裡,叫員工們轉發。
很快,阿巧擺脫了負面影響,形象高大起來。
當然,丟掉的生意不能馬上回來,得等兩天,像電影裡說的:讓子彈飛一會兒。
等子彈飛到的時候,老譚已經飛往呼市了。
他臨走前安排了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