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和燕子的到來叫木蘭、楊志軍、張宇非常高興。
木蘭像見到孃家人一樣用蒙族人的熱情給了老譚一個熱烈的擁抱,由於激動,眼裡沁出了淚水。
是呀,這個蒙族女人是感激老譚的,並且在心中一直尊敬著。
她把老譚當成了師傅、親人。是老譚把她領到呼市,給了這份工作,並幫她打好基礎,叫她做的順風順水。
這一年多雖然老譚沒在身邊,但每天的工作彙報老譚總指導她,叫她進步很大,如今自己都感覺是個合格的經理人了。
在以前,她覺著自己能掙四千塊錢,管個小店不錯了。雖然在甘旗卡做得很好,但那畢竟是小地方,來的客人都熟悉,人有人情在,不用怎麼管就可以。
自打來到呼市,接手這個飯店之後,發現自己在管理上有很多欠缺。就拿每天的工作彙報來說,一開始不知道彙報什麼,覺著一天挺忙,挺累,可是總結的時候發現自己又什麼都沒做,只是機械的重複上一天的工作而已。
怎麼說呢,就是抓不住重點。什麼都抓,什麼也沒抓住。
於是老譚引導她一天只抓一件事,把要抓的事做出標準,什麼時候達到標準,養成習慣了再去抓下一件事。
老譚反覆的跟她強調標準很重要,檢查很重要,安排工作說標準,檢查工作憑標準。一定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板有眼。
人只要有上進心,聰明、肯學任幹,不管歲數大小都能進步。
一年多的時間,木蘭的工作很出色,進步很大,越做越有自信,有了自己的套路。
並且還收穫了愛情。
她和楊志軍走到了一起,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叫人驚喜。
楊志軍還是和以前一樣,一臉真誠的笑容,叫了聲“三哥”之後沒了下文,寫在臉上的高興與激動溢於言表。
張宇沒了當初那種大老闆派頭,經歷了大起大落,開始真正的成熟與穩重起來。
老譚把燕子向他們做了介紹,彼此寒暄過後聊了一會兒,老譚領著燕子參觀了前廳、包房、廚房。
參觀廚房的時候,當初從省城調過來的於文學和幾個小弟看到老譚都十分高興,熱情的上來打招呼。
“三哥,廚房乾淨立整不?”楊志軍有些炫耀的問。
廚房確實被他打理的乾淨立整,規規矩矩,這一點不可否認。他跟著老譚乾的時間長,是老譚親手帶出來的,在廚房的管理上有老譚的影子。
“嗯,挺立整。”老譚滿意的點頭。
“天天收拾,每天發的照片你也看著了,必須到位。”楊志軍說。
“廚房就得乾淨立整。”
老譚說完來到砧板的冰櫃前,開啟冰櫃門,裡面的保鮮盒立立正正的擺放著,盒上的標籤十分醒目。
老譚把鍋包肉的盒子開啟,切好的鍋包肉片一份份的裝在保鮮袋裡,十分規矩。
“我每天都檢查,不合格的直接處理,現在這三個砧板都養成習慣了。”楊志軍說。
“一定要保證原材料新鮮,必須做到當日進貨、當日加工、當日銷售。”老譚說。
“那必須的。”
“現在一天一萬塊錢,忙開了吧?”
“忙開了,準備工作做得好,飯口的時候一點不亂,菜上的也快。對了三哥,正好你來了,我打算這幾天調兩道新菜,到時候你嚐嚐,給點意見。”楊志軍說。
“行,嚐嚐你的手藝,看長進沒。”老譚笑道。
“必須長進。”楊志軍自信滿滿的說。
當天晚上,張宇請老譚和燕子吃烤羊排、烤羊腿,木蘭和楊志軍作陪。
在飯桌上嘮起了飯店的事,老譚說:“張總,咱家飯店現在生意確實挺好,各方面都行,就是裝修有點落伍了。”
張宇說:“是,準備裝修一下呢。”
“準備啥時候裝?”老譚問。
張宇思考了一下,說:“我現在不倒騰煤了,就這一個飯店裝修的話得出去考察一下,裝的差不多點,另外也好好選個專案。嗨,別的不做了,就老老實實的做飯店。”
燕子說:“我看呼市消費水平挺高的,比省城都高。你家的菜譜我看了,菜價都挺高,尖椒幹豆腐二十六,嚇人,我家才十六。”
老譚說:“你不知道,這地方沒有酒水,客人全都自帶酒水,就連啤酒有時候都不喝飯店的,寧肯去超市買。利潤全從菜品上出,不高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