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譚接到一個電話,這個電話號碼一直在電話本里存著,六年來從沒打過。
不是不想打,而是不能打,打了不知道說啥。
是雅茹的電話。
雅茹,老譚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戀人。
看過第一部的人應該知道,那時老譚在泰山路的玫瑰飯店工作,和雅茹相識,倆人產生愛情。那是一個年輕人的真正戀愛,有甜蜜有幸福,也有惴惴不安。
雅茹的父母不叫她在外面處物件,於是就把她叫回阜新老家。年輕的老譚不甘心就這樣失去心愛的姑娘,半年後親自到雅茹家去了一趟,結果是雅茹訂婚了,男方是鐵路局上的人。
老譚失魂落魄的回到省城,碰到了林燕,於是倆人走在了一起。
雅茹的婆家在阜新火車站前開著一家小旅店和一個小飯店,結婚後雅茹接替了婆婆經營。
雅茹的婚姻是不幸的,丈夫在外面賭博找女人,夫妻關係早就名存實亡。
老譚在阜新工作的時候雅茹嫂子在飯店包餃子,以前在省城和雅茹嫂子見過一面,但也忘記長啥樣了。是雅茹嫂子把他認出來,這才知道了雅茹的情況。
這時間已經和雅茹八年沒有見面了。
老譚是在離開阜新時和雅茹見的面。
雅茹有個可愛的兒子,她領著兒子過,丈夫的工作地點在錦州,半個月回家一趟。丈夫不著家,在外面狗扯羊皮,在名存實亡的婚姻中像很多女人一樣,已經忘記了丈夫的存在,只要有兒子陪伴就行。
現在丈夫要和另外的女人結婚,於是倆人就心平氣和的離了婚。雅茹想要孩子,但爺爺奶奶捨不得,加上孩子懂事,不給媽媽添負擔,選擇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另外火車站前修建廣場,當初那些小旅店小飯店全扒了,雅茹沒了營生。離婚了,得養活自己,想起了老譚。給老譚打電話的意思是叫老譚在省城給找個工作。
老譚當場答應下來。
放下電話,老譚眼前出現了雅茹的面孔。這面孔是六年前的,大大的眼睛,深陷的眼窩,微微卷起的頭髮,高挑的鼻樑,豐滿的身材
雅茹長得有點像新疆人,當初大夥開玩笑說她是混血兒。
但她是地地道道的北方女人。
女人,是呀,算算雅茹今年三十六,不能再稱呼為姑娘,應該是女人。
老譚想自己三十九,馬上四十,有些顯老了。本來長的就有些老相,頭髮是長期剃光,要是不剃的話兩個鬢角都是白髮,看上去像四十五、六的。
不知道雅茹啥樣,是不是也老了?
不能,雅茹單純,單純的人很少顯老,加上剛三十六,應該很年輕。女人在這個時候是最成熟的,也是最有韻味的。
這應該是女人最美的年齡。
在老譚的心裡掠過一絲漣漪,這漣漪有一種久違的、遙遠的甜蜜,還有一股惆悵。
人的一生中都會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她和雅茹的愛情無疑就是,不但刻骨銘心,而且還痛斷肝腸,甚至有些悽美的悲壯。
當然,這一切都過去了,泛起的那絲漣漪只是輕輕的打了個水花,很快就平靜下來。
他知道自己很想見到雅茹,但也只是想見到而已,並且因為要見到而很激動。甚至能想象見到時的情景:倆人互相看對方一眼,然後問問彼此的情況,再然後就是安排她的工作、住處,最後是請吃頓飯,拉拉話。
一切都是成年人的正常交往程式,雖然雅茹已經離婚,但自己是一個有家庭的男人,不能有啥想法,也沒啥想法。
兩個人在青春時代有了年輕人該有的衝動與愛情,留下了美好回憶,這就足夠了。
雅茹的面孔閃過之後,又不由然的出現了林燕的面孔。
林燕,這個被稱之為妻子的女人,還是和以前一樣,每天上班下班,照顧孩子。兩個人一天說不上兩句話,有時甚至是連續幾天不說一句話。
也不是誰不理誰,主要是老譚回到家林燕睡了,第二天林燕起來上班老譚睡的正香,也就沒了交談。
這段時間老譚忙,連休息都沒休。要是休息一家三口還能坐在一起吃個飯,現在連一起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也不知道忙些啥。
是呀,人有時候真不知自己在忙些啥,但天天都在忙著,為了生活忙碌。
老譚準備休息一天,或者是半天,在家給老婆孩子做頓飯,一家人聚聚。
說起來叫人笑話,三口人天天一個屋住著,連吃頓飯還得等休息的時候才行。
哎,餐飲人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