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壬辰龍年正月初六。
老譚帶著王紅徒弟孟夢,孫海成,方建軍小弟陳小龍來到甘旗卡,經過五天的調整籌備,正月十二正常開業。
接待的第一桌客人是吳主任一家。
他們是家庭聚會,有吳主任一家三口,岳父岳母,大舅子小舅子,大姨子小姨子,家家三口,一大桌子人。
老譚過去陪著喝了幾杯酒,說了些拜年話。等到了晚上,吳主任單獨把老譚叫上,又喊了張志功到街裡歌廳唱歌。
歌廳在甘旗卡很有名,檔次挺高。
很顯然張志功和吳主任是這裡的常客,從經理到服務生對他倆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出來,一口一個大哥的叫著。
吳主任叫他們按老規矩安排,不一會兒上來六道小菜和一個果盤。地區差異,六道小菜裡面有牛肉乾和烤羊排,和正餐差不多。
緊接著進來三個小姐,其中兩個和吳主任、張志功相熟,自然陪了他倆。
剩下一個坐到老譚身邊,很熟練的啟了啤酒,倒滿兩杯,端起來跟老譚喝酒。
老譚對歌廳不陌生,對小姐不習慣。這倒不是他怎麼正經,只是沒在歌廳找過小姐,顯得有些拘束和不自在。
進歌廳就得唱歌。
吳主任天生大嗓門,他的歌聲只能用不難聽來形容。張志功比他強點,但也不算好聽。三人中老譚算會唱的了,但也五音不全,總跑調。
三個小姐是靠這個吃飯的,唱的自然好些,但也是中規中矩。
三個大老爺們兒上歌廳,說白了就是禍害錢來了。
有時候唱歌也是一種減壓方式,但這不能成為總去歌廳的理由。更多的時候男人到歌廳是花錢買笑,放鬆心情,享受一下在家享受不到的溫柔。可是當回到家裡的時候,發現老婆才是最好的,孩子才是最主要。而在歌廳的時候完全想不到這些。
唱了一會兒吳主任覺著唱的實在不好,有點乾嚎,但又不想馬上回家,於是打電話叫來兩個唱歌好的。
一個是整骨醫院的小車司機小李,小夥天生一副好嗓子,曾獲得通遼市業餘歌手大賽第二名。另外一個是圖雅琪琪格的表姐,一家蒙餐館經理,蒙族歌唱的非常好。
小李一首“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簡直是現場版的演唱會,唱完後大夥兒被歌聲打動,熱烈鼓掌。
緊接著是圖雅琪琪格表姐點的“下馬酒”。
她剛一開口就把人帶入到了遼闊草原的意境,雄渾的嗓音和委婉的歌聲使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其中。
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那些MTV,美麗的畫面和優美的歌聲融合的恰到好處,很快把我們帶入到意境之中,往往會感動到落淚。
可是當現場聆聽到原生態的歌聲的時候,是另外一種感覺,另外一種感動
真實,貼切,空曠、悠長,身臨其境。
圖雅琪琪格表姐一首“下馬酒”唱完,大家熱烈鼓掌,老譚把身邊的小姐安排到小李身邊,讓圖雅琪琪格表姐挨著自己坐下。
“唱的太好聽了。”老譚由衷的說。
“謝謝誇獎。咱倆雖然沒見過面,但聽我妹妹說過你,一直想見了,也沒時間。後來聽說你回去了,還挺遺憾的。”圖雅琪琪格表姐操著一口流利的漢語,有蒙族女人的熱情給老譚倒了杯酒。
“謝謝。”老譚端起酒杯和她碰了一下,把酒幹下去之後問:“剛才介紹的時候太吵,沒聽清,你叫什麼名字?”
“木蘭琪琪格,叫我木蘭就行。”木蘭大方的說。
“和吳主任朋友?”老譚問。
“嗯,他總領客人到我們那吃飯,熟悉,人挺好。”木蘭說。
“和張志功熟悉嗎?”
“呵呵,我家常客,都是朋友。”
“有時間到你家吃一頓。”老譚說。
“歡迎。”木蘭舉起酒杯說:“喝一杯。”
倆人又幹了一杯。
老譚和木蘭一邊喝酒一邊聊天,聊得很投機。那邊的吳主任、張志功、小李和三個小姐輪番唱歌,隨帶著喝酒,也很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