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老譚剛要給老四打電話,老四的電話進來了。
老四說萬方門的關東人家找一個廚師長,叫他去看看。
老四是省城一家連鎖餐飲的出品總監,做得很好,有名,和老譚一起學廚師時的兄弟。當初他們一共哥四個,現在老大、老二不幹這一行了,只有他和老四還在幹。
關東人家在北三臺子萬方門那裡,離松山路三公里。前身是幼兒園,幼兒園的前身是老根山莊。那時老譚是山莊廚師長,張麗是經理。
非典來了之後老闆把山莊兌了出去,成了幼兒園。如今幼兒園黃了,又成了飯店,張麗在那當經理。
張麗,老譚在省城工作時的老搭檔,倆人在一起合作過雪嶽山燒烤、老根山莊、臨江軒。自從老譚去外地之後就再沒合作過。
接完老四電話後老譚合計,張麗在關東人家當經理,啥情況應該清楚,先給她打個電話問問。
張麗說她不知道招廚師長的事,可能是老闆臨時決定的。跟老譚說現在的廚師長是跟著老闆幹十來年的兄弟,不可能換。然後介紹了關東人家現在的情況。廚房六十多人,規模挺大。經營的是本地家常菜和農村土菜。亮點是小笨雞現宰現殺,水庫野生魚,最吸引人的是小毛驢拉磨,水豆腐、豆腐腦現場製作。
存在的問題是廚房菜品質量上不去,上菜速度慢,客人催菜現象嚴重,和前臺的配合不到位,處於脫節狀況。
目前生意每月一百二十多萬,不賠錢狀態也不賺錢。但潛力很大,每個月賣一百五十萬應該可以,如果管理上去,一百八十萬不成問題。
飯店整體投資四百萬,房租每年八十萬。
老闆姓徐,四十歲。管人事的叫張娟,老闆的老部下。採購是老闆叔叔,會計是老闆朋友李姐,庫管是老闆大姨姐。
張麗任前臺經理,李爽任樓面經理,周曉梅答應過去做營銷經理。
李爽,張麗老部下,在老根山莊的時候是樓面經理,老譚在濱海時她是分店經理。
周曉梅,老譚同學加親戚,論著叫老譚小叔,在濱海時是總店經理,和張麗是好姐妹。
給老譚介紹完關東人家的基本情況後張麗說:“你過來看看,和老闆談一談,我認為這地方不錯,有發展潛力。以前老根山莊的時候咱倆都能做起來,這也能做起來。”
老譚說:“好,我一會兒過去看看。”
聽張麗的意思現在關東人家有廚師長,並且是老闆兄弟,那就不可能換。但老四說那裡招廚師長,怎麼個意思?
管他呢,先過去看看再說。
半小時後,老譚站在關東人家大門口。
和以前的老根山莊不一樣了。老根山莊的時候大門口是一個高大門樓,門樓兩邊掛著大紅燈籠,正中間懸掛著一塊實木做的牌匾——老根山莊。
現在門樓不在,大門兩側是兩根古色古香的門柱,柱上掛著黑底金子的實木條板,正好組成一副對聯。
上聯是:三畝地,一頭牛;
下聯是:老婆孩子熱炕頭。
橫批在後面的主樓上:關東人家。
老譚對這裡的一切都非常熟悉,畢竟工作過一年時間,當初的老根山莊是全國連鎖的第一家店,他是第一任廚師長,也風光一時。回到過去工作過的地方,不禁有些感慨。
走進大門後沒急著進主樓,先繞著正樓轉一圈。
正樓東邊是員工車庫,西邊是保安室,後面是員工寢室。
員工寢室是一棟四十米長的小二樓,以前員工都住在二樓,下面的房間全閒著。現在二樓依然是寢室,一樓從西往東分別是消防水箱室、飼養室、庫房、青菜間和員工餐廳。
飼養室門開著,一頭黑毛驢正在吃草,看到有生人站在門口響亮的打了個噴嚏。老譚笑了,覺著挺好,有這頭驢顯得大院像個莊稼院,有鄉村味道。
轉了一圈回到正樓門口,推門進去。
穿著藍色碎花小襖的迎賓員微笑著上前問:“您好先生,請問有預定嗎?”
“沒有,過來找老闆談點事。”老譚說。
“您好,我們老闆在四樓辦公室,我領您上去。”
“不用,我自己上去,你忙吧,我先看看。”
迎賓員微笑著點點頭,老譚往裡走,心想這迎賓員被張麗訓練的到位,合格。
大廳中央是菜品展臺,展臺左邊是大鍋燉菜明檔,右邊是豆腐坊,後面是冷盤和麵點明檔,正好形成一個弧形點菜區。
點菜區旁邊是雞舍和魚塘,雞舍養著三十多隻小笨雞,魚塘裡養著江鯉魚、鯰魚、黑魚、草魚。魚塘邊有兩個木桶,裡面是野生大泥鰍和牛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