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阿衡的說法,讓田弘遇心中無語。
雖然說得也有這麼一點道理,然而他知道,這都是因為皇上不喜歡儒生,吳阿衡也跟著不怎麼喜歡。
實際上,就是他也不是很喜歡。
平時說話的時候很好聽。
可在做事的時候,卻是一塌糊塗。
高句麗的職位很多,要做的事情也就很多,可偏偏這些人在做事的時候不省心,把曾經已經在大明消失的惡習,又想要帶來高句麗。
這怎麼行?
在一個勢力,剛剛開始的時候,最怕的就是一開始的基礎打歪了。
往後需要糾正的時候,所花費的努力,簡直不要太難。
沒見到,儒家走上朝堂之後,用了幾千年,也就在最近幾年,才被趕出了朝堂嗎?
當中經歷過了不知道多少朝代。
而每一個朝代滅亡的時候,都在喊著天絕我也。
可真的是如此嗎?
不過是自己絕了自己罷了。
找什麼藉口,都是多餘的。
“找李定國,要一份大明現在的大明律和大明制度吧,咱們只需要緊跟大明就好,完全不需要費腦子,在弄出一個不一樣的制度和律法。”
田弘遇長嘆一聲。
本來還以為自己會有點作為,在大明的額基礎上,再弄出點自己的東西。
如今看來是不成了,就連那些儒生們,都會找機會來侵蝕高句麗還沒有建立起來的諸侯國。
若是遲疑一段時間。
讓這些人拿到了更多的權利,形成了大勢,自己還真就沒有辦法對自己的女兒交代了。
若是皇子長大之後,拿到的這個諸侯國,是一個窮的啥都沒有的諸侯國。
自己也是沒臉見人的。
“嗯,這件事現在必須立刻去辦,不如伯父親自走一趟,順便也見見田貴妃,聽說田貴妃又懷孕了。”
吳阿衡左右看了看,除了外面站崗的侍衛,也就只有他們兩人。
“順便也問一下,現在的高句麗,以後改成一個什麼名字。”
只有改了名字,才是自己的,不然當地的人,還一直在惦記著曾經的國名,他們就不算是拿進自己的口袋裡。
而是把自己給送了出去。
若是經過了幾百年,大明萬一衰弱了,高句麗的一些野心家,或許會那這個事情來說是。
名不正言不順。
到了那時,或許還會有些腦子拎不清的人,跟著起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