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田弘遇的問話。
吳阿衡已經回答了不下十幾次了。
有著治理京師腳下的經驗,治理一個小小的高句麗,吳阿衡自信自己還是能夠做到的。
之前在大明的朝堂之上,不敢有任何的一點大意。
就是因為皇上對於貪贓枉法,收受賄賂的官員,可是一視同仁,誰的面子都不給的全部送去工程隊。
他別看宮內有著田貴妃這一條線,可也不敢行差踏錯。
當然,不是說這條線不好。
說實在話,要不是有著田貴妃,他在兩次清理朝堂的時候,也一定會給送去工程隊之中去。
朝廷只是沒有查他而已。
並不是他身上沒有汙點。
重要的是,他當時是少數幾人支援崇禎的人,和國丈周奎相比,簡直要高尚的不行。
“放心,沒問題的,小小高句麗,絕對不會有大明的一些郡縣,好治理的多。”
他是有這個底氣的。
而且皇上能夠在最後改變主意,也是認可了他的才能。
雖然使用李長庚,會更加的容易一些,可是在是有些大財小用了。
兩人說話間,就見到軍營職中走出來了一群年輕人。
對於大明使用的年輕人做官這一現象,許多人都已經很熟悉了,也充分的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不是越老,就越是有智慧,越是有本事。
都說嘴上無毛,辦事不牢。
可對比朝堂上的那些大臣們,年紀大的都進了工程隊,那時辦出來的事情,以現在許多人的眼光來看,簡直是在侮辱人的智商。
和現在的小年輕,根本就沒有辦法相提並論。
無論是在領兵打仗,還是在治理朝政上面都是如此。
“見過韓尉長。”
吳阿衡上前一步,抱拳問禮道。
韓楓也回了一禮。
“見過吳大人。”
兩人實際上是見過面的,王衝的衛武軍,也和京師的周邊打過不少的交道。
而韓楓曾經就是王衝的手下。
吳阿衡治理的地方也是通州一帶。
兩人沒有多少廢話,直接進入了正題。
“我在明天打算跨過鴨綠江,然後直接打到平襄,剩下的事情就要靠你們了,巡捕司必須先建立起來,只有良好的秩序,才會有最快的治政速度。”
韓楓並不介意說出自己的作戰方案。
反正一個已經被打了好幾次,已經千瘡百孔的小國家,還真的能夠擋住物資豐沛的大明火槍兵?
怕是隻要打下來的地方,經過了大明特殊的治理方案。
很快就會忘記曾經的國主李倧他們。
在吃飽肚子,和感念以前的國主之間做選擇的話,最底層的高句麗子民,才是最現實的一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