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還會餓著人,就是那些被分配在工程隊中的奴隸們,吃的也比一年前的大明百姓們吃得好。
不缺糧的大明,真的是很厲害。
官道的修建,四通八達,就連修建的橋樑,也是多不勝數,因此而引發的商業繁榮,讓大明終於下定決心商議免除農稅的提案。
一處茶館當中。
人們不再討論英雄好漢,也不再喜歡聽說書人說一下的演義故事,而是都在興致勃勃的說著一件事。
臺上的說書人,現在也不是在說書。
而是在桌子上擺著厚厚的一對報刊,讀者上面關於農稅免除的訊息。
“幾千年了,沒想到我還能夠見到,有免除農稅的一天。”
說話的是名老人,只有這樣的人,才會發出這種深沉的感嘆。
他們是經歷過,交不上稅,被人衝進家中,拿走最後的一點之前家當的時代,而在那個時代,可沒有人會顧忌,誰的家裡揭不開鍋了。
會餓死人這樣的事情。
“是啊,士農工商,也就在這一朝,看到了農人的地位,嘿嘿,以前還看到商人們賺的多,可現在只有商稅了之後,我這心裡真的是很舒服。”
另一名壯漢,嘿嘿傻笑。
眼紅商人利潤的人可是不少,只是在大明律的制度之下,還沒有人敢觸犯律法。
人家商人賺錢,也是人家的本事,不服氣你也可以行商。
然而一樣米養百樣人,總有一些眼紅還仇富的人,見不得別人的好。
此時聽到,整個大明繳稅的群體,現在只剩下了商人,和官吏們,心中的舒爽,簡直沒有辦法用言語來形容。
“你呀,就是見不得別人的好,不過朝廷能夠透過這一個提議,真的很不簡單,要是前朝的時候,那些大臣們可不見得,會同意這件事。”
另有有點見識的人,說著自己的猜測。
“這位大哥說的不錯,我記得祖輩們之前,還聽說有一位大臣,名字忘了,就是因為收繳礦稅和商稅,最後死的那個慘呦,嘖嘖嘖······”
“哎···只要是為了咱們老百姓們著想的官員,最後不但死得慘,名聲也不見得好聽,只有那些丈量田畝,在莊稼地上下功夫的大臣們,才活得很滋潤,還美名遠揚。”
“······”
在一群人說話的時候,可沒有人注意到,在角落裡,一名老人在一個身有殘疾的壯漢陪伴下,悄悄地走出了茶館。
外面,天氣晴朗。
可寒意依然逼人,不知不覺又到了一年的年尾。
“袁老,咱們該回去了。”
自從袁可立,昏倒了一次之後,就再也不想著在兵法上,有什麼進展,只希望能夠陪著袁可立,走到晚年。
袁可立看
(本章未完,請翻頁)
了看,外面街道上,撒歡著跑的孩子們,一身的新的小棉襖,讓這些小孩子們,一點都感受不到冬季的寒冷。
這在以往是很難想象的到的。
也只有富貴人家的孩子,才有機會在冬天不受凍。
“這些孩子是幸福了。”
袁可立看了良久,點了點頭,臉上開滿了笑意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