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來。
轉眼就是一年逝去。
即便是天災不斷的侵蝕大明,可在朝廷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之下,幾乎將損失降低到了最低。
而外面的對手,早就不能夠被稱之為對手了。
哪怕是一開始,進攻很厲害的建奴,現在也是縮著腦袋,和袁崇煥,以及何可綱,祖大壽他們鬥智鬥勇。
有著大明邊軍李過和劉文秀的不斷壓迫。
根本就抽不出多少兵力,來對袁崇煥他們圍剿,所以戰事一直都在絞著,正是因為這種不斷的戰鬥,反而讓建奴的那些奴才和奴隸們,不斷的向大明這一邊逃亡。
這些人,寧願在大明做奴隸,也不願意在建奴最後的餘暉當中做奴才。
都是為了吃口飯,活著而已。
在建奴沒有凝聚出人心之前,誰會在意滿族這一個民族的未來。
至於蒙古人,隨著林丹汗的逝去,也就再也沒有了東山再起的機會。
邊市建立了起來,就在青海的西寧衛。
剛剛建立起來邊市的時候,還有人想要打掉大明的這一處交易場所,可由於大明的火槍兵,不斷的進行了幾次打擊之後。
就再也沒有人前來騷擾了。
除了死了一批人,剩下的也就成了俘虜,可以說是進攻的很猛烈,消失的也是無聲無息。
於是就再也沒有人趕來這塊地方送死了。
不就是做生意嘛?
一開始這些人還挺抵制的,後來就覺得這麼交易還算不錯,只需要用牛羊,就可以換回大明的食鹽,還有茶葉等必須物,
更重要的就是,還有從大明傳來的不少新鮮百貨。
在用了幾次之後,就立刻離不開了。
另一邊,大明的清理蛀蟲工作,一直都沒有停歇下來。
福建巡撫熊文燦最近一直都在煎熬。
以前頭上有人的時候,每天想著的就是人情往來,不斷的給上面的人送銀子,為此還心疼的不行,可後來上面的人,全部都被送去了工程隊之後。
他的銀子就送不出來了。
這送不出去銀子,反而心裡不踏實了。
頭上沒了給他遮著的一片天,即便他現在依舊是福建巡撫,可也沒有了曾經的威風。
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整個福建的官場上,只要有點小權利的官員,都在不斷的找他說事。
現在許多人也算是看出來了,就是想要跑,又能跑到什麼地方去?
從袞州跑出來的那些官吏,到了最後,還不是都被捉了回去。
就這,寄人籬下,背井離鄉。
不但被人看不起,還要被人惦記著手裡的三瓜兩棗,遭的罪也是不小。
“要不咱們逃吧。”
熊文炳臉上焦躁的,在熊文燦的面前,走來走去。
手中的摺扇,也早就不知道被扔在了什麼地方,囂張跋扈的模樣,現在只剩下不知所措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