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在最後的馬車上,聊著聊著。
就聊到了崇禎的身上,對於某些人來說,皇上的辦法,是觸動了他們的根本利益,可對於他們這些後來者來說。
如今的崇禎,則是更能讓他們安心。
他們心中明白,即便是崇禎再不喜歡他們,只要做事沒問題,那就絕對不會莫名其妙的被人給送走了。
這是李長庚三番五次的作死,得出來的經驗。
雖然有所偏駁,可絕對能夠讓做事的官吏們看到皇上的心胸寬廣,在做事的時候,就不會前怕狼後怕虎的裹足不前了。
前面馬車中的崇禎,可不知道,自己的那些大臣們到底是怎樣的想法。
剩下的路程。
李長庚和高弘圖就再也沒有坐上過崇禎的馬車,也就在吃飯的時候才會聚在一起,就算是飯後散步,兩人也只遠遠的跟著。
耳朵邊上,少了兩個不斷的解說,各個地方景緻來歷的人。
崇禎反而對一路上的民生,多了關注,不在把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山山水水之中去了。
袞州的治理,和發展變化很大。
書上還有一些卷宗上,可都有過這個地方的描述,儘管有誇大之詞,可現在百姓們安居樂業,官吏們也都奉公守紀。
可要比那些吹捧出來的太平盛世,還要真實,還要好的多。
不知不覺中。
馬車已經快要臨近京師了。
回去的路,走的不是來時的路,透過袞州的官道,修建的可要比另外的一條官道好的多。
當然,修路是一個時間性的問題。
若是大明再有一年的休養生息的話,整個大明就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到了那時,崇禎可就真的會過得很舒服,完全不需要多操心,可以帶著自己的皇后和妃子們四處遊玩。
癸酉年。
也就是崇禎六年三月十三日,崇禎出行南京之後,時隔差不多一年的光景,再次回到了京師。
小別勝新婚。
說的其實是很有道理的。
大明的如今從上到下都是井井有條,絲毫沒有看到有人怠工的做法。
崇禎在溫柔鄉躲了十來天,就不得不找藉口去道院看看。
實在是不勝腰力。
皇后和妃子多了,真的是在要人命,更何況,宮外還有兩人等著他去寵幸。
在南京修養了許久的身體,可回來之後,沒多少天就快要被掏空了。
道院。
經過了好幾次的擴建和整修。
現如今是佔據面的最大,也防守最嚴密的地方。
崇禎來的時候,徐光啟已經在實驗他的動力機械了。
轟隆隆的震天響聲,讓周圍的建築,都是在不斷的顫抖,彷彿這種東西的出現,就預示著人道昌盛,可以改變更多的世界的開始。
動力機械的旁邊站著站著王盈,闞玉樹等人。
每個人都是神情激動,因為他們都是參與者,也都明白,這樣的東西一旦成功,到底意味著什麼。
往後的流水線,可都不需要專門建立在有水的地方,也可以選擇一些更加適合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