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暗道:看來駱養性把錦衣衛管理的還不錯,藏身的地方,都找不出來了。
幾人走到了近前,才聽清檯上的人講的是什麼。
“所謂君子不器的意思就是:真正的君子,不但要志存高遠,更要腳踏實地,要避開“器具”的壁壘,不能像器具的固有容量那樣,把自己的才華和能量過早的固定化,要善於突破自我,發掘自我潛能,突破功利色彩,變有限為無限,既能幹頂天立地的大事,也能做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任何環境下,都能體現出與眾不同的個人魅力和價值。這樣的人,真君子也。”
臺上的人,一口氣解釋完了這句話的意思,在稍微歇息了一下的時候。
底下聽講的人,都是忍不住的大聲喝彩一聲“好”字。
興奮的模樣,就像是聽到了天籟之音,指引著他們看到前面的光明。
崇禎也是點頭,這樣的解釋是對的,也是所有的解釋當中,流傳最廣,也最容易讓人理解的意思。
“說的是《論語》。”
崇禎喃喃自語道。
“解釋的還算不錯。”
身旁的高弘圖也抬頭看著臺上,點頭讚賞的說道。
“那是當然,上面解說《論語》的可是薛國觀,當年被南京御史袁耀然彈劾,罷職歸裡,也就在半年前,來到了這裡,開始講述
(本章未完,請翻頁)
四書五經。”
旁邊一名中年儒生,滿懷激動的說道。
似乎生怕身旁的幾人,不知道薛國觀是誰,還一本正經的小聲解釋了一遍。
薛國觀,字家相,號賓廷,陝西西安府韓城縣(今陝西省韓城市)人。萬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進士,授萊州府推官。天啟四年(公元1624年),擢戶部給事中,數有建白。 崇禎即位後,薛國觀奉命巡視北疆,嚴查將吏剋扣兵餉事。後因先前曾附魏忠賢,被南京御史袁耀然彈劾,罷職歸裡。
“在朝廷裡任過官?我怎麼不知道此人?”
崇禎一愣,按理說,朝廷之上的大臣門,就算是他不熟,記不住名字,可看著應該不會面生才對啊。
“此人做官的時候,已經是很早之前的事情了,算起來,這人已經六十多歲了。”
李長庚悄聲的說道。
在西安府的時候,他可是聽過此人的大名的,而且有幾次想要登門拜訪,都因為身份的問題,被人拒之門外。
那時他還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官。
怎麼可能攀得上這樣的大腿。
“哦。”
崇禎隨即恍然,原來不是在自己登基之後發生的事情,那就無所謂了。
只聽得臺上人繼續說道:“本來君子不器,是希望皇上能夠胸懷天下,重用儒士,只有這樣方能天下太平,看看現在,天災不斷,哎······”
聽著此話,意猶未盡。
彷彿是在嘆息,老天爺也看不過眼,皇上不重用儒士,才會讓大明多災多難一樣。
這樣的因果關係,只要被有心人給顛倒一下。
很容易讓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誤入歧途。
這聲嘆息之後,果不其然,聽講的一些人,就開始神情激動的說著各種大明的種種弊端。
“皇上居然給六十歲以後的人發錢,這種事本來是可以讓老人的子女來盡孝道的,可現在呢?都是為了錢,世風日下啊。”
其中一人不滿的說道。
他家中的老人,可都是被他放棄了所有的時間,照顧的好好的,雖然家裡窮,可只要有自己一口稀飯,那就一定會有老人的一口稀飯。
孝道的名聲可是傳遍了整個鄉里。
雖然最後,家中的老人,是因為不想拖累自己,然後絕食而亡,可這種孝道不說感天動地了,感動一下鄉里,應該沒問題吧?
可後來,就是因為他餓死了自己的老母親,想要去做官,都沒有辦法透過。
連自己的生母,都能夠餓死的人,誰敢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