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海上用兵,崇禎從來都沒有遮掩。
天津衛的造船廠,建設起來之後,就在大力建造戰船,奈何產能有限。
再加上當時需要大量的糧食,有一半產能,都用在了製造運輸船上面,若不然,劉世勳手上的艦隊數量,絕對會翻一番。
至於花錢。
這些支出,也沒有從大明國庫之中出。
一直都是崇禎用自己的內庫在不斷地加強戰船的更新換代。
付出的代價不小。
然而,只在近海域航行,根本就鍛鍊不出來一支強軍。
崇禎知道這一點,劉世勳也在自己的自己的密摺之中提到了自己的看法,當時崇禎心中就是一動。
和海上的商隊一起,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地思索各方面的利弊,崇禎就開始覺得自己一開始有點異想天開了。
想法的不斷變化。
實際上就是在疑神疑鬼,總覺得這麼做,一定會帶壞自己的隊伍。
崇禎深吸一口氣,心中暗道:難怪歷史上的那些皇上,都是不信任任何人,自己坐在了這個位置上原以為也會很果斷的決定某些事件。
可即便是有著更長遠的眼光。
也還是縮手縮腳的。
完全沒有一開始,“四面楚歌”隨時會被人給吊死在歪脖子樹上的那種,不管不顧的勇氣。
自己還年輕,心裡就開始保守了。
是不是說明自己的內心,已經開始老了?
崇禎很懷疑,這麼下去,他手中的大明,還會不會強大起來。
崇禎告別了劉香和鄭芝虎之後,也沒有給出兩人更重的懲罰,畢竟一切都是斷獄說了算。
在維護大明律這方面。
他一直都是不遺餘力的。
鳳陽大街。
是鳳陽府最先修建的一條寬闊大道。
兩旁的綠化,在寒風中依然散發著綠的氣息,在綠化之外的人行道旁邊,就是兩排用水泥砌成的最新款式的房屋。
佈局合理,一點都看不出擁擠的感覺。
在那些門面房之中,可要比外面的大街上熱鬧許多。
寒風侵蝕不進去,屋內還擺著炭火,溫暖的足以讓人感受不到冬天的來臨。
崇禎以前沒有來過鳳陽府,也就李長庚和高弘圖,最清楚這個地方原來是個什麼樣子。
特別是高弘圖。
本就在南京做官,還做了很長時間,對鳳陽府的一切,都算是瞭如指掌。
碼頭修建的很好,高弘圖並不意外,因為要對湖廣運糧,運輸船還都是最新建造的大船。
以往的那種小碼頭,根本就不足夠應對這次事件。
可鳳陽府的變化,就讓他深切的認識到,李定國治政的水平到底怎麼樣,或者說是現在大明的珍重一重套一重的制度,幾乎從根本上杜絕了,一些官吏的貪贓枉法行為。
“變化很大,差點都認不出來了。”
“和你曾建見到過的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