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一輩子都在求官的路上,已經忘了其他的本事到底如何去用,沒了官身,也就失去了權利。”
被押解的走在前面的餘進儒,長嘆一聲,語氣莫名的說道。
作為一個官迷。
若是不讓他做官了,那可是比殺了他都難受。
而且他的所學,也都必須依仗官府的力量,才能夠實現。
單憑他自己,合縱連橫也不是不可以做到,卻絕對不會有這麼的天衣無縫。
聰明人太多了。
可不見得不會識破自己的鬼魅伎倆。
畢竟在他看來,研究生意上的東西,可要比做官更加的困難許多。
王衝還不是很理解餘進儒的想法。
不過這一次他親自送餘進儒回去,想必斷獄給判刑的時候,會“公正”一點,不會真的讓餘進儒老死在工程隊中。
“去了工程隊,好好的鍛鍊一下身體,只有身體好了,活得久了,才能夠多跟著皇上一段時間。”
最後的叮囑,也而不過是給餘進儒的希望,多加了一份力量而已。
“我省的。”
餘進儒怔怔的說道。
於此同時。
駐紮的營地,也在快速的收攏。
他們要再次出發了。
此刻,李長庚和高弘圖他們,也再次意識到,朝廷的政令再好,若是地方上的人歪曲一點,到底會醞釀出多大的禍端出來。
這還只是一個小小的鎮子。
整個大明到底有多少這樣的小鎮,誰也無法記得清楚。
其中又有多少,差不多和榆樹鎮一樣的鎮子,鎮子當中的百姓們,是不是一樣的活在了旁人編織出來的謊言之中。
“皇上不斷的推廣教育是對的,而且必須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下大力氣推廣,下半年就算了,明年上半年的教育預算,給你多撥付三成。”
李長庚實在無法想象,一群愚昧的人,到底是如何被人忽悠瘸了的。
若是都讀書識字了的話。
是不是這樣的事情,就能夠減少發生的機會。
最後想到,這次事件肯定會迅速的傳回京師,然後被張鶴鳴的接班人王與胤好好的潤潤筆,寫出一份銷量可觀的報紙出來。
“教書從大明的開國之初,太祖就已經優待了讀書人,可到現在,你可曾發現,培養出了多少人才?”
細數歷朝歷代,人才不少,可總是在最初了的時候,能夠做點實事,後來也就“泯然眾矣”了。
倒不是這些人不聰明瞭。
而是奔著“難得糊塗”,在一邊挖著大明的牆角,一邊彷彿旁觀者一樣,看著大明日漸衰落。
他們也曾有心救國。
可奈何整個國家,已經不是他們讀書時知道的那個國家了。
朝堂和私塾,總是兩個不同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