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夜。
不同的夜空。
無月也無星的夜幕上,黑的伸手不見五指。
風吹來海的鹹溼。
已經從平山,新溪撤回來的袁崇煥和何可綱,正坐在一起商討著最近他們看到的一些怪事。
第一件事就是,祖大壽在收縮兵力,把防守在咸鏡南道的兵力,不知道送到了什麼地方。
雖然大多數都是當地人組織起來的新兵。
戰鬥力不強,可人數也不少啊。
第二件事則是,以李倧為首的那一批朝鮮貴族們,忽然之間也沒有了進攻的打算。
四周燃起的火把,把擺在桌子上的一張地圖,照的纖毫畢現。
“祖大壽有古怪,咸鏡北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急著,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防守在咸鏡南道的戴承恩已經發回來了五次訊息了。
而每一次,都在等著而他們拿主意。
可惜的就是,知道的線索太少,根本就推測不出來,祖大壽想要幹什麼。
“李倧他們也很古怪,我懷疑是不是有另外的一批人到了朝鮮。”
何可綱目光閃爍。
在李倧沒有辦法對付他們的時候,很可能會想到借兵,而向大明借兵很顯然不可能,因為他們現在就代表著大明,儘管李倧他們還不知道他們只是一群叛逃到這裡的人。
“倭寇不是和李倧他們有著血海深仇嗎?應該不可能。”
袁崇煥是知道上一次,大明幫著李倧他們抵擋倭寇入侵的事情,當年這裡的人可是死傷不少。
差一點就要被滅國了。
“可要是萬一呢?萬一是李倧他們和倭寇放下了個人的恩怨,也不是不可能的,難道你忘了上一次,皇太極和林丹汗聯手攻打大明是事情?這兩家當年也是打的仇深似海,最後還不是走在了一起。”
何可綱可不認為,有哪一種仇恨,可以比得上都快要被滅國的險惡境況。
而且按照朝鮮的歷史文獻來看,這片土地上的國主,可是沒有大明的皇帝對待百姓們仁慈。
“算了,不想那些了,還是說說,遼東鎮的情況吧,咱們的人可是派出去了不少,傳回來的訊息,都是在說劉興祚正在興兵攻打建奴,而且已經佔據了整個遼東鎮,可是比當年還要兵勢兇猛。”
對於劉興祚這個人。
袁崇煥的感受很複雜,當年若是他能夠出兵在大淩河堡給建奴們一點壓力的話,遼東早就回到大明的手中了。
可惜的是,他沒有辦法出手。
不是兵力不足,而是他在朝堂上的人,不允許他出手。
所有的利益可都在寧錦一帶。
若是大明這麼順利的收回了遼東鎮,那麼在寧錦的撥款是不是要減少?多少人都是趴在上面吸血的。
少了這樣的一大塊收入。
誰會願意?
海商也能賺錢,可能夠有走陸路安全?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建奴們的成長會那麼快,最後還一口氣打到了京師腳下。
然而,正是這一次過後,整個朝堂的所有朝臣都完了。
皇上的雷霆手段,讓所有人都是大吃一驚,在大明的其他地方,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切都已經塵埃落定。
唯一的一次福王學著當年的永樂大帝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