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吃飯,等一會不冷了,咱們就去秦淮河喝花酒。”
“不找人了?”
“你覺得,咱們賣力的到處找有用嗎?放心,一定會有人請咱們前去赴宴的,為的就是確定,一些人找來的美人,是不是符合皇上的心思。”
“······我覺得,你進了一次京師,突然變聰明瞭。”
“我一直都很聰明,只是你一直都沒有發現罷了。”
兩人迅速的吃完飯,就走出了客棧。
很快,兩人出行的訊息,就傳遞了出去。
應天府的街道上。
幾乎很難看到有多少平民百姓。
似乎這裡的官吏治政水平很高,已經消除了幾乎所有人的貧困,都已經邁向了富有這一階段。
只要走出內城。
立刻就發現了不同。
貧窮一直都在,不過是被一牆隔住了而已。
去往秦淮河的路上,修建的官道,寬闊,平整,用的還都是大明最新的建築材料,水泥。
看其新舊程度。
也是剛剛竣工不久。
去往別處的路泥濘難走,反而是尋歡作樂的地方,修建的很是不錯。
兩人在外城僱了兩頂軟轎。
晃晃悠悠的就到了渡口上。
“秦淮河的畫舫,我還是在十年前來過,那時可還沒有這麼多的花船。”
下了軟轎,付了是個銅元,兩人站在道旁。
左右一邊欣賞著美景,一邊說著曾經。
“說的我沒來過似得。”
崔濤眼皮子一翻,嘟囔了一句。
他自己
(本章未完,請翻頁)
心中清楚,來是來過,可沒有在畫舫上過夜,一來時間緊迫,在應天府他們的身份,一點都不安全。
另外一點就是。
當時自己太過年輕,還沒有掙到多少銀子。
消費不起啊。
“兩位第一次來?”
正在東張西望的時候,忽然身後傳來一人的聲音,差點嚇了他們一跳。
“來過好多次了,只是幾年沒見,此地的變化很大。”
劉波看了一眼身後的人,一身的儒衫,即便是天涼了,也沒有加一身厚點的衣服。
這是曾經那些儒生們的通病。
寧願要風度,都不要溫度。
為的就是長袖飄飄,臨風而立的瀟灑氣概。
“這條路就是今年三月份剛剛完工,為了弄到大明如今很稀缺的水泥,當時可是花了一番功夫的。”
來人自來熟的介紹著這條路。
“道路兩旁的設計,也都是找的技術最好的匠人,按照最漂亮的風格修建的,還有那個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