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因為見到報紙上,不斷出現的遼東戰事。
於是就留了下來,等待著看到一個圓滿的結局。
而這樣的結局,來的也很快,從刊登報紙開始道結束,只用了多半個月而已。
讓他恍惚的覺得,所謂的:滿人不過萬,過萬無人敵的神話,都是在吹牛。
失敗的還能不能快一點?
此刻他都分不清楚,是大明給厲害了,還是建奴們本來就弱不禁風的還要四處胡折騰。
現在把自己給折騰沒了。
連自己的都城都丟下不要了,數遍歷史,還有比這個更慘的?
立國兩年。
連戰連敗。
他是聽說過,有許多在大明混不下去的儒生們,前去投靠了皇太極,在他看來,這些人的腦子進水了。
誰強誰若肚皮分不清楚,還好皇上沒有讓這些人進入朝堂。
不然好好的大明都要被坑沒了。
今日,坐在說書先生位置上的,不在是以前說書的人。
而說書人也在臺下,要了一壺茶,仔細的聽著臺上的人講述著自己的故事。
“此人是誰?”
劉香一個恍惚,就返現臺上換人了,不是很瞭解的問道。
“聽他自己說,是李將軍手下一名尉長的遠方親戚,說是接到了來自遼東的信件,上面說了一些關於遼東的戰事,這也是當下最吸引人的東西。”
劉波說著自己剛剛豎起耳朵,聽到的一點訊息。
茶館為了吸引客人,可以讓人說書講故事。
自然也可以說一些,不犯禁,還能夠吸引人的真人真事。
在此時此刻,沒有哪一件事,是能夠比的上遼東大捷的。
所有人都知道大明勝,可到底是怎麼勝利的,都是眾說紛壇,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
有的說是用計謀。
火燒建奴。
具體就是,建奴們不懂的水戰,所以就把船全部連在了一起,誰知道,一場東風及時到來,然後大明的將軍就放了一把火。
曹操湊挺不住火燒。
建奴自然也擋不住這場大火。
所以這就勝了,至於具體的,說來說去,不少聽過三國演義的人,都開始起鬨了。
“這說的不會是火燒赤壁吧?俺們是沒讀過多少書,也不用拿這種耳濡目染的東西來糊弄俺
(本章未完,請翻頁)
們。”
“我說怎麼這麼熟悉呢,原來是換湯不換藥,講的都是三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