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來到遼東之前。
韓楓出發的時候,查詢過許多的資料,還以為要面對的是一個局勢很複雜的遼東。
然而到達蓋州之後,才明白複雜不過是自己想的太多。
這裡被建奴們控制了那麼多年。
即便是有許多都骨頭硬的大明遺民,也都被扔進了野草堆之中,化為了一堆枯骨。
而骨頭軟的,也都跟著建奴做了奴才。
所以在面對這些人的時候,簡直太好分辨不過。
敢還手的,一律殺掉。
而跪地求饒的,也有去處,四處都在搞建設,正是需要人的時候,那還不趕緊送過去,用他們的後半生,來給自己贖罪?
於是,韓楓就發現他的面前只有敵人,或者就是已經對生活麻木了的大明遺民。
至於地方勢力。
那一個地方勢力能夠在大明的火槍兵之下,討價還價?
就算是要治理當地民生,也輪不到這些人來插手。
即便是大明現在真的很缺人才。
可絕對不缺少這些,給人做慣奴才的人。
而剿滅那些四處流竄的建奴們,他的賞賜辦法也有著奇效,在這種情況下,劉文秀還要找他來商量事情。
可見是遇到了難以抉擇的大事。
邊走邊思考。
還是沒有想到發生了什麼。
劉文秀的軍營,就設定在連山驛裡面,以前是一個驛站,只是落在了建奴的手中,人家可沒有公文需要報送。
自然也就被當做了吃喝玩樂的地方,漸漸的荒廢掉了。
此時能夠被召集起來的尉長這一級別的將官,都已經來到了這裡。
坐在上位的劉文秀,卻還在檢視著一張佈防的圖紙,想好看出自己的防守薄弱之處在那個地方,接下來好多分配一點人手。
而隨軍的參謀們也都在另一邊擺放起來不久的沙盤上,推演著當前的局面。
太子河上,趙景麟的艦隊正在橫掃千軍如卷席。
建奴的小舢板,根本就不是一合之敵,也就在一開始的時候,讓許多遼東鎮訊息靈通的人,先行一步度過了太子河。
至於後面的,想要再跑已經沒有了機會。
而滿人過萬不可敵的神話,也終於是在這片土地上被徹底的打破了。
在戰爭來臨的時候,這些人也會懼怕,也會逃跑。
而且跑的時候也一樣的狼狽不堪。
被捉住之後,也會像某些人一樣的跪地求饒,曾經的飛揚跋扈,在大明的軍隊面前也就是一場笑話。
若不是還想要這些人幹活。
那還會留下來浪費糧食。
然而這些人,似乎做別人的奴才做慣了,在得知自己生命無憂的時候,居然想著和大明計程車兵們攀上關係,自稱奴才。
讓當時的那些新兵們,一個個的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