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朝代出現的所有問題,其實都是吏治問題。
只有解決好了官吏,自然也就解決了幾乎所有的矛盾。
崇禎坐在皇位上的時間越久,心中就越是清楚這一點,他只是換了兩朝已經腐敗的無可救藥的大臣。
然後換湯不換藥的,弄出了一點,就連他自己也不是很懂的制度,然後整個大明就開始起飛了。
這一點,他有所預料。
本以為要用差不多二十年的時間,來讓大明強大起來,讓自己閒下來。
未曾想到的就是,只有剛開始困難的讓他找不到多少有用的辦法,只能掀了桌子重新開始。
再後來,就很容易了。
沒有多少人,拉著他的衣袖說:這不能幹,那不能幹。
無論是變法的力度有多大,只要自己的一直不動搖,都可以順利的推廣下去,那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查那一個環節的人。
沒有法外開恩。
也沒有法不制眾。
無論是誰,涉及到了多少人,都嚴格的按照大明律來辦。
一年過來,建奴就沒有了實力來和大明打消耗,兩年之後差距就更大,雖然大明一直都在防守,可比較神奇的就是,建奴反而是最難受的一群人。
接下來,大明就開始大殺四方了。
說起來,是沒有啥稀奇的地方,什麼謀略,什麼計劃。
崇禎不認為自己施展的有多麼的精妙,權術鬥爭,也沒有使用過多少,就是有時候,心中看那個大臣,都疑神疑鬼的,彷彿這個人不可靠一樣。
只有此刻,面對秦良玉的時候,不知為何,崇禎的心情最是輕鬆,也願意明確的,真心實意的說一點,自己的身份,本就很難說出來的話。
秦良玉見到崇禎的機會並不多。
她自己完全想不明白,皇上為何會對她很特殊,如今更是明確了,副部長的職位其中還沒有被旁人發現的權利。
整個大明,就像王衝的上將軍一樣,是獨一檔的存在。
“老身已經老了,當不得皇上這麼看重。”
秦良玉是經過大風大浪的,可面對崇禎給出的這種好處,還是心中有點誠惶誠恐。
用皇上經常說的話:免費的總是最貴的。
而寸功為立,就拿到了別人奮鬥了許久都沒有拿到的職位,誰知道後面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等著自己。
她還知道,按照供給來說,袁可立的功績可是要比她大得多,儘管年紀也已經很大了,可一個副部長的職位,還是沒有問題的。
就是不清楚,皇上為何不提拔袁可立。
偏偏看中了她。
若是她還很年輕的的,這些事情還能想得通。
不怪秦良玉多想。
只因大明的皇帝,總是或多或少的,有著一些莫名奇妙的特殊嗜好。
走在旁邊的崇禎,忽然回頭,剛好看到了秦良玉眼中的那一絲奇怪的眼神,他就是再不聰明,也恍然感受到了什麼一般。
心中暗罵自己的祖輩們,都乾的什麼事。
現在他這個受害者,什麼都還沒有做呢,就開始被人誤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