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兩年了,應該也快出來了。
要是能夠改了以前的那種做事的習慣,崇禎也不介意給一個不錯的官職,儘管許多人都把大明現在的官員稱作是牛馬。
可想要做官的人,還是絡繹不絕。
待遇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在做生意的時候,還是有一點小優勢的。
別小看這一點。
多少人都求不來的。
說完了朱燮元的事情,崇禎也就沒有再問起李仕奇,總兵官李維新、監軍副使李仙品、僉事監軍劉可訓等人。
一切都已經不知就緒,就等著奢崇明父子和貴州安邦彥伏誅。
簡直就是撿了一個大便宜。
而且靠的還是秦良玉帶回去的火槍。
(本章未完,請翻頁)
“蜀中和別的地方不同,朕打算從新設定涼州,以此來給天下九州,再恢復一州,算下來大明已經有十一州了。”
崇禎的意思,身旁的人都懂。
只要還有州設立,那麼就不許要有配套的官吏,這又是一塊很大的餅。
“皇上的意思,還是要按照其他九州的方式,來治理蜀中?”
秦良玉訝異。
在此前很多朝代,都是讓蜀中游離在統治之外的,只需要蜀中承認了朝廷的統治地位便可。
就是那個地方多山,多丘陵。
道路難行,人口的分部也很廣泛。
治理起來麻煩不說,還入不敷出,每年都要朝廷撥下大量的財物,來應對官府的一應開支。
而且其中的民族繁雜,十里不同俗可是不是簡單的說笑。
若是一個治理不好,犯了當地的忌諱,可是真的要出大事的。
“是,也不是,特殊的地方,總要有特殊的治理方法,不過有一點必須推行出去,就是必須遵守大明律,除此之外。也不是不可以交給他們當地的土司們自己去處理。”
不是崇禎懶。
民族的融合,也是有必要的。
他可不敢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就是他的軍隊裡,現在都有不少其他民族的人在給大明效力的。
儘管這些人一開始只是為了一口吃的。
秦良玉目定口呆。
就連臉上的皺紋,都刻滿了詫異,這種治理方法,著的有用?
大明律,他們不是一直都在遵守嗎?
難道這麼寬鬆的治政方案,還潛藏著什麼手段不成?
崇禎對別的地方的少數民族,可沒有對蜀中的寬容,實在是他對蜀中那塊地方真的很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