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們寧願損失一半的財物都要走人,雖然皇家商業在這一次的收購中,賺取了很多利潤。
可也付出了近乎全部的流動現金。
其他的小商人們,更不要說。
若不是明庭寶行的放貸野物,還在朝廷的控制之下。
怕是這一次的大明,真的會遇到最難過的關卡。
「更大的一部分產業,都被當地的官府接手了,雖然看短時間看起來,大明真的發了一筆橫財,可往後的鉅額稅收,又要來自哪裡?」
朱慈烺再次陷入了沉思。
私人工廠,忽然間變成了官辦工廠。
雖然其中工人和技術都留了下來。
只要仔細的運轉下去,不難恢復到曾經的輝煌。
可這個稅收,又要該怎麼去算?
皇家商業需要繳稅,還是和商人們一樣的稅收。
可官辦的工廠,以前只有兵工廠一家,還是不交稅的那種。
現在卻多了不知道幾何,難道也也好不交稅?
自己只是試探了一下大明的商人,誰知道這些人居然會這麼爽快。
「皇上,商人們有了更多的退路,他們想的也不過是不願意把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工廠,作了嫁妝而已。」
劉子寬又一次被朱慈烺叫到了御書房。
朱慈烺也是最近才發現,整個朝堂之上,能夠和他說的上話的人,居然只有一個辦事不咋地的劉子寬。
「朕還就不信了,沒了張屠夫,就要吃帶毛的豬,官辦的工廠,稅收提升一成。」
他打算,把這些工廠,也當做官府來處理。
而且這樣一來,還可以多安置一些官吏們。
現在的學校,出來的人才,可是越來越多,若不是還有外面的一些諸侯們的封地上,需要人才。
他怕是難以安置下這麼多的人員。
至於大明的人才流失。
這都不重要,只有本事欠缺的才會在沒辦法之下走出來去。
劉子寬想了想朱慈烺話語中的意思。
能夠把這些工廠掌控在手中,也就是把商人們的命脈掌握在了手中,對整個大明來說,沒有什麼比讓這些產業,落在朝廷,更能讓人安心了。
「臣,這就去讓人造勢,務必讓百姓們,工人們明白,好日子還在後面呢,這次大明經濟的動盪,不過是一次清理蛀蟲引起的而已。」
劉子寬之所以這麼說。
不過是因為,他明白這些商人們拋棄了大量的產業,就是不想再回來了。
儘管其中的一些主業還大明紮根。
可隨著時間的流逝,後來的商人們,有的是辦法,爭取到其中的利潤,從而讓這些忘恩負義的混蛋們,付出應有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