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痛總會過去。
沒有人會一直把悲傷掛在臉上,崇禎也不會。
轉眼就到了崇禎五十年(1678年),這一年,德國國王邀請崇禎前去德國,參加一個漢堡歌劇院建成開業。
讓本來,可以在當年一月份,就可以完成開業典禮的事宜。
因為崇禎的參加,延遲到了五月份。
為了能夠讓崇禎和高桂英,周玉鳳她們一群人,走出張嫣去世的悲痛之中,不管是高巖還是楊國,都是付出良多。
這一份請帖,就是其中之一。
而也正是這一年,崇禎在德國見到了一直在英國倫敦,設計建築的闞玉樹和王盈。
「聖詹姆士宮的設計,你們也出力了?這些英國人,很喜歡咱們的建築設計?」
崇禎很是驚訝,他知道聖詹姆士宮就像是大明的皇宮,專門給皇室的人居住的,要是其中再有一些大明的園林建築理念。
怕是一種中西結合的建築設計。
「是啊,你是不知道,那些英國佬,是有多麼的喜歡我大明的建築設計。」
說著王盈就說了,他們是怎麼在倫敦大火之後,重新恢復整個倫敦的,其中不少都是大明建築中最先進的理念。
只要看過的人,沒有人不覺得漂亮。
而審美這種感受,在某些時候,也是相通的。
當然,前提就是要放下自己的傲慢,這一點,闞玉樹和王盈,已經把整個英國的貴族和學者們折服了。
用一顆欣賞美的心,來欣賞不同的建築風格,總會找到其中最美的一部分。
「這麼說,倫敦的鼠疫已經治理好了,對了,你們對這些不同身份的學者們有什麼感受?」
崇禎很好奇,大明走出來的學者,和其他國家的學者思想上的碰撞,到底會產生怎樣的連鎖反應。
「還是要走出來,多和人交流才成,你可能不知道,我和闞玉樹連同另外一名學者到底弄出了什麼了不起的東西。」
王盈興高采烈的,拿出了一個很奇怪的機械物件。
還沒有等到有人詢問就開始介紹了起來。
「這個可是可以做乘除運算的計算器,在很早的時候,法國數學家帕斯卡,成功地製造了第一臺鐘錶齒輪式機械計算機,但僅能做加減法運算。
現在運算速度可還是提升了好幾倍,你說厲害不厲害。「
曾經運算過整個大明稅收和支出的王盈是最能深刻的體會到,運算速度的可怕。
若是當時,就有這樣的計算器,那麼她的工作量可以減輕一半還多。
「你是怎麼和人合作的?「
崇禎很是好奇。
計算機他知道,可到底怎麼去製作,就是一頭霧水。
他還知道,大明現在都還有人,在研究他提出的這個設想。
王盈和闞玉樹也是沒有閒著。